就業市場過熱難降通膨 國際央行難降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3/02/19 14:54 點閱 4557 次

Inflation will be harder to bring down than markets think
通貨膨脹成為去年國際最頭痛的經濟問題,更導致去年證券與債券市場的表現相當慘澹,國際央行都透過升息的方式來打擊通膨,但物價通膨、就業市場過熱等問題,恐導致利息居高不下,重創投資市場!

大多數美國投資者認為,央行2023年不會如去年一樣瘋狂升息,甚至可能降低利息,以避免經濟衰退的風險。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今年初上漲8%,許多企業更預測獲益會持續升高,到了2024年成長率預計來達到10%。

指標顯示通膨難降

不僅美國投資者樂觀看待市場,大量熱錢有挹注於歐洲股市。歐洲市場表現良好的原因包括歐洲今年出現暖冬,供暖需求減少,也緩解了能源價格高漲的衝擊,加上中國邊境解封,促進國際經濟動能。

在國際供應鏈不再受到疫情影響、中國邊境解封,加上美元開始貶值,投資者樂觀展望市場。然而,在一片歌舞昇平的樂觀情緒中,許多市場指標都顯示通膨難以抑制。

核心物價上升

然而,從美國的核心物價來看,過去三個月以來,價格實際上升了4.6%,且有加速的趨勢。大多數國家的失業率都降至新低,薪資也不斷調高,在薪資水平提高的狀況下,企業成本也轉嫁給消費者,推高商品價格。

當就業市場非常緊張,失業率低,企業開始競爭吸引員工,可能需要提高工資來招募和保留員工,這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也是通膨率升高的因素之一。

軟著陸恐失靈

面對通膨仍不明朗的狀況,聯準會不一定會如市場預期砍利率,反而會保持高利率的政策,持續走高的利率會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而且高利率對央行也有好處,如果市場最終適應了高利率的環境,意味著央行面對下次經濟衰退的風險時,能更有「降息」的武器。

所以,面對經濟衰退的風險,各國都希望通過「軟著陸」的方式來緩解通膨,但表現都不佳。最後,投資者恐怕得為「居高不下的利率」或「經濟衰退的風險」做好準備。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3/02/16/inflation-will-be-harder-to-bring-down-than-markets-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