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不應成為美國抗中槓桿支點

醒報編輯部 2023/01/31 18:45 點閱 2541 次

「抗中」,近年在美國參眾兩院,已經不是新鮮議題,碰到大選,議員拼命加碼,一定可以得到預期效果。如何重擊中國的「軟肋」,政治人物操作熟練,但是,台美皆未做好戰爭準備,台灣不宜成為抗中牌槓桿支點,防止燹災。

2020年抗中熱潮開始

2020年川普政府時代,國會推出的抗中法案,力度及頻率大大超出過去,兩黨議員不約而同,警覺中國快速崛起,威脅美國利益。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當年度僅1至8月,民主、共和兩黨,即已針對中國,推出具法律效力的提案達百項之多,另加數十項不具法律效力決議案,作為國會表態立場之用。

當年國會議員的提案,包括新冠肺炎疫情追責中國、解決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擴大美國本土製造能力。中國威脅論是國會最熱門的話題。眾議院由15位眾議員,共同組成「中國工作組」,完成首份報告,直指中國共產黨是美國的世代挑戰,並提出十大抗中法案,涵蓋美中科技戰、台灣、香港議題、中國人權等。

「抗中」法案持續升溫

2021年兩黨資深議員合力催生著名的「戰略競爭法案」,動用美國所有戰略、經濟、外交工具,推動印太戰略,因應中國帶來的挑戰。法案長達281頁,共分5大章節,包括掠奪性經濟作為、惡意影響力作戰、發展數位威權、對台野心、壓迫香港、新疆等議題。

2022年美國抗中再升溫,共計提出400多項抗中法案,其中至少120項獲得兩黨支持,包括經濟、人權議題,9月成立「中國大戰略委員會」,整合政府各部門,建立完整的全政府指導方針,跨黨派協調對中策略。並透過「台灣政策法」及「國防授權法」,表達對台灣的支持。

國會深諳中國「軟肋」

美國國會議員深諳中國的「軟肋」是台獨議題,去年8月,前眾議院議長裴絡西訪台,打破25年來的政治禁忌,掀起軒然大波,中國海空軍演,穿越海峽中線,近乎封鎖台灣,飛彈且直接穿越中央山脈上空,已是準戰爭行為。

新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抗中友台立場明確,就職演說中,強調解決美國的挑戰,除了債務之外,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崛起,並將強化「抗中」,其中第一步就是再重踩中國「軟肋」,計劃今春訪台。

然而,不論美國政、軍界都一再發出警告,中國極可能武力犯台,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兵推台海戰爭24種情境,美國至少要付出2艘航母、3千名以上官兵生命,以及為數可觀的機艦損失,而且可能失去霸權地位。至於台灣這個事主呢?開戰初期,有限的海空軍可能全部被殲,人員及經濟的損失,難以想像。

美台均未做好戰爭準備

然而,北京如果犯台,美國、台灣究竟準備好了嗎?美國參院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柯寧,在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表示,北京犯台,美台都還沒準備好,美國盟友也不見得會在第一時間出手相助,台灣不等於烏克蘭,西方國家挺烏的模式,在海島的台灣,不見得有效。

他認為,盟友距離直接投入軍隊和資源支援台灣,驅逐侵台外部勢力的要求,相距甚遠。華府智庫示警,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的軍火很快就會不足,如何有效嚇阻中國侵犯台灣?美台對戰爭皆未充分準備,不容低估戰爭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