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在台灣? 各方角力有黑箱(2020/09/14)

邱文福 2023/01/03 11:20 點閱 10019 次
中國上海汽車的名爵ZS電動車。(圖:中國官網).jpg
中國上海汽車的名爵ZS電動車。(圖:中國官網).jpg

中國上汽集團「名爵」電動車整車來台?自從裕隆代理的中國吉利車廠「熊貓」在台組裝上市,以及太子汽車組裝安徽奇瑞產品都敗退收攤後,近十年來,台灣出現的中製車從未減少,包括比亞迪電動小車、大巴及銀隆大巴等,佔領租車場及輕軌車道,直接以分公司在台組裝,略過CKD(完全散裝)走SKD(五大部件組裝),也不需要大廠申請,形同「整車」進口,根本是獨厚中國車業。

戕害產業發展

日前有愛車人士看到上海汽車集團旗下原屬南京汽車的「名爵」電動車,又掛著試車牌照在馬路上跑,引起眾多好奇。據了解,我國官方對中國製造車輛的禁令係採寬鬆的「對相關產業無重大不良影響」為主要考量要件,讓參與評估的單位包括產業主管機關及產業公會,其審查會議還可邀請建議廠商列席進行雙向溝通,而「如有調整需要,貿易局當適時檢討辦理」。

經濟部工業局部分亦是「定期檢討及建議開放輸入大陸地區物品項目之程序」,於2010年因應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表示,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已達1,800萬輛,更成為全球各大車廠的亞洲基地,對台灣車業出現直接替代的威脅,建議禁止中國車進口。但一直因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及「不衝擊國內產業」作為緩衝,導致中國車輛在台灣公路馳騁。

變相協助中國車業

2017年12月22日交通部雖然明文公告禁止中國大陸製車身進口。但仍頻傳中國製車身「化整為零」,拆成五大零件進口,來台組裝成電動大客車搖身變為台灣製造,還可以領政府補助款,儘管引發車體業者不滿、質疑台灣人民納稅錢補助中國車。交通部也只是召開會議蒐集各界意見研商是否納入補助。

提案立委林俊憲當時表示,業者改由中國進口大陸製的車身五大部件包括前圍、後圍、左右兩大側圍、走道平台圍、天花板圍等,進口到台灣組裝後,不但企圖冒充台灣製,還申請驗車領牌享有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徹底打壓國內相關業者生計,導致國內產業凋零沒落。

雖有立委提案,交通部仍只是「審慎研議」,對此事仍無定見,只宣稱須蒐集各界意見再做評估。據悉,來自中國的車體五大部件,背後牽扯極為深廣,對我國車輛產業的影響不僅車體製造工業,而取消補助又涉及客運業,因此背後角力複雜,是交通部頭大主因。

政策不明業界裹足

然而小型電動汽車又如何呢?由於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的電動版多年來毫無進展,敗退中國市場後又把華創車電讓給鴻海集團入主,未來如何尚無跡象。而在「智能無人駕駛車」的領域也分別出現向政府表功爭取補助經費的現象,對我國落實產業發展毫無助益。由於政策的搖擺,業者一面擔心國內市場規模不大,無力面向全球競爭,卻又必須提防對岸陳倉暗渡。

此次在充電站上發現的上汽名爵電動車,有人認為應該是循著五大部件、台灣組裝模式,因此不覺唐突。但是,除非作為研究用車,否則仔細分析所謂「名爵」電能車,即使可以依循五大部件概念,實際上根本就是整車進口。

總之,我國面對中國的ECFA似應明確採取「全面禁止」,不宜繼續曖昧開放,阻絕台灣產業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