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把握全球化轉型在地化的新趨勢

戴肇洋 2022/12/22 10:55 點閱 3201 次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美國設廠移機典禮上拋出「全球化幾乎已死」論述之後,迄今效應餘波盪漾,雖部分人士認為論述略為極端,但稍早之前台積電曾再度公開表示,其背後明指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恐將侵蝕國家之間相互信任,進而摧毀全球化所帶來的效率。

深受全球化經濟牽制

回顧過去一年,全球動盪不安,彷彿過去我們所熟悉的環境逐漸邁向終點,舊秩序遭到動搖、新秩序尚待破繭而出之際,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各國高度相互依存,卻又同時隨著地緣政治、新興科技、軍事衝突、生物變異等問題,導致現行全球化治理架構已經無法因應根本性、結構性劇變。

二次大戰之後,全球在「比較利益」原則下,使得產業利用全球化形成水平分工模式,同時採取降低關稅、排除邊境障礙、暢通物流與減少交易成本,透過全球化連結區域合作,提升全球產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更進一步促進各國經濟繁榮。

然而,近年來全球化水平分工模式,在超級強國利益考量主導「在地化(Localization)」,採取國內生產替代進口思維下,逐步破壞供應鏈結之間相互依存關係,導致各國長期以來所享受的全球化紅利,在地化不斷遭到侵蝕,甚至衍生更嚴峻的國際貿易緊張情勢。

俄烏戰爭打破全球化

如果更進一步分析全球化轉型在地化的過程,除了可以將其歸納為:近年以來中國崛起的威脅、美中貿易爭端的延伸、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等因素,讓全球供應鏈模式的加速轉型之外,真正影響全球化的關鍵是,今年2月爆發二次大戰之後歐亞最大規模的俄烏戰爭,迄今持續糾葛未見和平曙光。

亦即俄烏兩國衝突所導致的破壞和制裁,嚴重影響全球經濟,讓比較利益為原則所建立的貿易規則遭到破壞,進而提高經濟運作成本;尤其俄烏兩國是全球能源、糧食的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戰爭波及延伸下大幅減少供應,使得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持續飆高、難以降低,其所形成的供應缺口在無形中加劇全球通膨壓力。

與各國重建供應鏈

台灣是典型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受到國內市場規模不足限制,面對在地化加速替代全球化發展,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方興未艾之下,除了促進產業結構朝向多元發展之外,為了接近市場、人才、技術、原物材料等,更加需要融入區域及各國政策,利用在地優勢在他國重新建立供應鏈,進而在全球化轉型在地化過程中,扮演產業供應生態體系整合最關鍵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