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世界〉從羅馬帝國傷兵醫院 談現代醫院的先驅

劉公典 2022/12/19 14:59 點閱 2457 次

羅馬軍隊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率和組織的軍隊之一。這是因為他們有明確定義的等級制度、後勤和紀律,包括軍事醫療服務。羅馬軍隊醫療對人類有深遠的影響。

當時「軍事傷兵醫院」正式名稱是『Roman Hospital Valetudinarium』,『Valetudinarium』是拉丁文,意思是『體弱多病』,指因戰受傷的軍人。後來成為現代醫院的典範與先驅。

羅馬設立軍醫

羅馬醫學傳承自希臘,原本對醫學的態度極度鄙視。但是很快,這種態度因帝國軍事策略而有180度轉變。在奧古斯都前,羅馬軍隊並不重視組織醫療服務,一般戰士必須自己照料傷口。因此由奴隸擔任醫生在西元前三世紀,是很常見的事。直到最後,卻發現因受傷而死亡的士兵,往往比在戰鬥中陣亡的士兵多得多。

凱撒時期,羅馬開始有系統性的照顧傷兵。像是規定軍團醫師在為國家服務期間,免於履行公民職責,並且在重返平民生活後享有職業特權。西元前一世紀,戰場上出現第一批官方醫療服務員。奧古斯都重組軍事系統,建立永久常備軍,在軍隊任命軍醫。這是『傷兵醫院』或『野戰醫院』的第一步。

開展傷兵醫院

從羅馬遺跡中發現上百種手術器械和藥品,如手術刀、探針、鑷子、鉤子,顯示軍醫對手術有所研究。在馬里烏斯和奧古斯都的改革下,共和國成為一支強大的職業軍隊。

奧古斯都要求傷員和生病的士兵必須在軍營進行治療。為此,軍團開發一種全新類型的『傷兵醫院』,用於專業治療和護理傷員。同時,在醫院培訓或招聘長期就業和存在的醫生。

醫院的先驅

公元前5年至公元70年左右,軍隊沿著萊茵河與多瑙河建立許多軍營,從那裡向日耳曼進攻及撤退。羅馬人隨軍的醫療組織使軍隊衛生系統的進步,遠遠超過自身知識的增長。

帝國的重大政策,要求將醫院建在僻靜的地方,以確保患者安寧,同時以廣度和功能為標準構思的醫院,包括圍繞中央廣場庭院佈置的各種房間,如內庭院、門廊、大廳、隔離室、藥房、手術室、醫務室、行政辦公室、廚房、浴室、食堂和太平間。可讓數百人住院、手術、治療戰傷和經常駐紮在永久營地的部隊疾病治療。

這些標準,後來成為現代醫院的規劃核心理念,包括建設理念、走廊方向、建築材料、露台、地理方向、通風風向必須「在撞擊街區的角落時被破壞並通過反彈而分散」、衛浴設施、供排水、加熱設施、房屋結構、地板材質、人事組織分工。(註1)

切斷瘧疾傳染途徑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一般羅馬家庭常常設有水盆以提供衛生用水。但是德國桑騰軍事醫院,認為這些水盆是傳播瘧疾蚊蟲的滋生地。由這些蚊子傳播的瘧疾在羅馬人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瘟疫,原因雖不清楚。但他們不再使用水盆,倒使瘧疾病原體的感染鏈獲得極大改善。

附圖標示11個從北到南的代表性『傷兵醫院』:包括蘇格蘭「英奇突瑟爾」、英國「約克」、德國「克桑滕維泰拉」、德國萊茵河下游左岸「諾伊斯諾瓦西姆」、德國「波昂」、維也納東方「阿爾滕堡」、維也納西方「洛奇(恩斯)」、瑞士蘇黎世附近「溫迪施溫多尼薩」、現在羅馬尼亞境內「特羅米斯」、現在保加利亞北部「斯維什托夫楉薇」及阿爾及利亞現代村莊提姆加德附近之「蘭貝西」。

註1:(參考 ⟪Standard Handbook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4, Ch 38, J. M. Currie, An Overview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Planning⟫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