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疫情把罹患ADHD的病童關在家,提高情緒障礙風險!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27日於演講表示,新冠疫情期間,ADHD病童出現飲食障礙或自殘的機率更高,應透過「藥物合併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兒童心智科醫師成毓賢指出,過度使用3C產品也是兒少情緒惡化的因素之一,父母與兒童討論3C使用的規則。
過動症易網路成癮
臧汝芬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的拒學症、飲食障礙、自殘與暴力傾向的個案增加不少,而且這些青少年大多都有過度使用3C產品的狀況,尤其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兒少,更容易出現網路成癮和情緒失調的機率更高。
她舉例說,曾有同學嘲笑一名個案的過動症,又加上學校的課業壓力,讓該個案開始討厭上學,成績一落千丈,更陷入網路成癮的深淵,後續該個案更出現日益暴躁、疏離人群,無法控制脾氣等狀況。臧汝芬說,如果沒有早期發現病症的話,治療所需的時間與複雜度只會與時俱增。
臧汝芬提醒,要持續關注兒少是否出現交友困難、情緒不穩定、容易叛逆頂嘴等狀況,並即時尋求醫師的協助。她指出,沒有經過治療的ADHD與網路成癮症,需要回到「藥物治療」合併「認知行為療法」,才能發揮最大的療效,盼協助這些兒少儘早接受醫療協助,更進一步減少青少年自殺的人數。
明訂3C使用規則
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成毓賢指出,在新冠防疫政策下,保持社交距離、多採線上教學都使得ADHD學童減少社交互動,導致過動症族群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心理健康也出現惡化,同時親子關係之間也變得更加緊張。
他指出,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兒少過度使用3C產品」。根據調查指出,疫情管控期間,兒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增加了46%,而且在疫情過後,使用時間也沒降回疫情前的水平。成毓賢指出,每5個兒少就有1個曾遭到網路霸凌,更有62.5%的兒少出現「網路社交焦慮」的狀況,造成孩童沉重的情緒壓力。
對此,成毓賢呼籲,父母應儘量避免兒童於學齡前使用3C產品,並監控孩子網路使用的狀況。他指出,父母也應以身作則,自我管控使用3C產品的時間,並以討論的方式,與小朋友一同決定使用網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