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拜習會的雙方表態,學者受訪時認為,美中競爭態勢依舊,最關心台海穩定,也要留意相關變數。(Photo from 李季霖 on Flickr under CC 2.0)](/system/assets/images/000/074/124/big/%E9%87%9D%E5%B0%8D%E6%8B%9C%E7%BF%92%E6%9C%83%E7%9A%84%E9%9B%99%E6%96%B9%E8%A1%A8%E6%85%8B%EF%BC%8C%E5%AD%B8%E8%80%85%E5%8F%97%E8%A8%AA%E6%99%82%E8%AA%8D%E7%82%BA%EF%BC%8C%E7%BE%8E%E4%B8%AD%E7%AB%B6%E7%88%AD%E6%85%8B%E5%8B%A2%E4%BE%9D%E8%88%8A%EF%BC%8C%E6%9C%80%E9%97%9C%E5%BF%83%E5%8F%B0%E6%B5%B7%E7%A9%A9%E5%AE%9A%EF%BC%8C%E4%B9%9F%E8%A6%81%E7%95%99%E6%84%8F%E7%9B%B8%E9%97%9C%E8%AE%8A%E6%95%B8%E3%80%82%EF%BC%88Photo_from_%E6%9D%8E%E5%AD%A3%E9%9C%96_on_Flickr_under_CC_2.0%EF%BC%89.jpg?166850285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G20拜習會兩人雖面帶微笑,但仍各持堅定立場:美國強調反對武力犯台,中國重視台灣議題。國安院學者蘇紫雲15日受訪時認為,美中未來還是高強度競爭,其他除了氣候變遷以外,都有合作空間;但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提醒,眾議院議長訪台與蔡總統與美方互動可能是變數。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於G20會前先進行「拜習會」,雙方會後並未聯合召開記者會與發布聲明。美方表示,美中會繼續競爭,但不等於是衝突,並表達反對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中方則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希望台海和平穩定等。
雙方釐清紅線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受訪時肯定,此次拜習會雙方將紅線都講清楚,但彼此卻不會退讓,因此拜習會算是雙方的緩衝劑,拜登表示,反對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若中共真的踩到紅線,美國將會協防台灣,並進行軍事干預。
他也提到,習近平的幾點表態仍凸顯台灣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安利益,因為美方的主動表態,使中國需被動的回應。蘇紫雲說,拜登在聲明中雖提到,習近平已經理解他的想法,但仍各自表態立場,未來美中之間還是維持高強度的競爭。
競爭態勢激烈但稍緩
成大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受訪時分析,其實雙方的表態與會前的預測差不多,競爭的大樣態加上一些議題可以合作,但台灣問題明確的被擺在兩國的第一優先,會後的記者提問也是先問台灣議題。他認為,雖然拜登還是說美國維持一中政策,但重點是後面的「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意圖與行為」,底線與會前透露的一樣清楚。
王宏仁認為,美中雙方的出發點不同,中國在20大揭示反對「境外勢力干涉」,就是在針對美國,因此即使雙方都把話講得很清楚,但競爭的態勢依舊。
注意美台政治變數
「美國沒有跟中國示弱!」王宏仁說,雖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年要訪問中國,有些人判斷雙方想尋求合作,但他認為,美國是希望建立與中國的常態安全對話管道,確保中國在印太地區上對美國的阻力縮小,比較像是在不開戰前提下的「衝突管控」,而非「積極合作」。
他指出,美中在會談完後會有一段緩衝期,不過隨著美國眾議院將由共和黨籍的新議長麥卡錫上任,他是否會訪台,還有蔡總統是否會與美方有進一步的互動,將會成為台海問題的變數。他認為這段緩衝期間,中國對台海的新常態(機艦跨越中線等)還是會有,但強度不會增加。
次要議題有空間合作
蘇紫雲預測,美國未來在科技領域給中國的競爭空間只會愈來愈小,不會讓中國有機會滲透到美國產業,但低敏感性的製造業還是有機會合作,且美、中身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與碳排國,在氣候變遷上還是會有合作空間。他表示,國務卿布林肯已經透露明年會訪問中國,美、中關係可能在大競爭下還是有部分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