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緬甸政府仍不願接受國際的調停!東協峰會10日登場,美國總統拜登將親自出席,預計會議聚南中國海議題、台海爭議與氣候變遷;因東協內部仍無法解決緬甸內部的軍事衝突與民主化問題,緬甸至今仍無法參加東協峰會,也讓外界擔心該國人權更惡化。
11月份,世界目光聚焦東南亞,除了東協峰會,還有APEC、G-20等國際盛事,俄烏戰爭、再生能源、食物供給、半島衝突升溫也將會是各國關心的焦點,APEC、G-20將分別在印尼、泰國舉辦。
東協對緬甸已失耐心
根據《美聯社》9日報導,東協元首峰會將於1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展開,預期將聚焦在南海、台海與氣候變遷等議題。此外,緬甸議題也會是東協關注焦點。緬甸軍方在去年沒收國內選舉後,陷入軍閥割據的混亂場面,讓各國紛呼籲緬甸採納東協的和平方案,但緬甸目前仍不願妥協。
《南華早報》提到,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羅分析,東協有7個國家對於緬甸的和平進程緩慢感到極度失望,柬埔寨過去雖支持緬甸,但今年卻也不願邀請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來出席峰會,似乎可透露跡象。
拜登出席另有目的
另外,峰會也將會談到南海主權爭議、台海問題、後疫情恢復、區域貿易與氣候變遷等問題。《美聯社》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都不會出席,而是派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外交部長拉夫洛夫與會,但美國總統拜登將會親自出席。
拜登希望透過參加東協,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盟友關係,讓華盛頓共識重回東南亞。東協國家也會將美國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但很早前東協已經將中國列為戰略夥伴,這也是東協與美中互動平衡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