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在電視上看到克里米亞「刻赤大橋」大爆炸的新聞報導,畫面震撼,驚心動魄,一點不輸大型戰爭片中的類似場景。當俄烏戰爭正在進行中,而連接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克赤(Kerch)大橋又是極重要的交通要道,堪稱兵家必爭之地。這讓我迅速聯想到二戰電影中好幾部是以「奪橋大作戰」為主題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重溫。
桂河大橋老電影
首先是大衛·連在1957年執導的經典反戰電影《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港譯《桂河橋》)。片名所指的大橋建立於泰國西部的桂河之上,是由日本戰俘營關押的英軍俘虜所建造,但當英軍好不容易完成建橋任務時,由戰俘營逃出的美國軍官卻要拼命把這座剛完工的大橋炸毀,英軍中校反過來要護橋,但為時已晚。
本片結構完整,技巧高超,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它最大特色是沒有從盟軍和日軍的傳統正反角度出發,而是塑造了三位不同國藉、性格、立場的軍人,讓他們各自針對自己的認知對「建橋」與「炸橋」的矛盾採取行動,形成非常立體化和人性化的對抗。
軍官的風采
亞歷堅尼斯飾演的極重尊嚴和榮譽的英國陸軍中校尼柯森是戰爭片中罕見的紳士硬漢形像,他對日軍指揮官齋藤大佐不亢不卑爭取戰俘人權、和寧願被關禁閉也拒絕屈服的場面都十分激勵人心,贏得當年金像獎影帝實至名歸。
好萊塢的日裔老前輩早川雪州飾演的齋藤亦顯現出日本軍官的文明素質,獲最佳男配角提名。片中掛頭牌的威廉荷頓,雖然也把靈活應變的美國軍官希爾斯演得不錯,但其風采無疑被上述兩位對手蓋過了。
奪橋大作戰
在1960至70年代,歐美各國一度流行拍攝大型戰爭片,可能是受到越南戰火在那些年越燒越盛的影響。其中,1969年的《雷瑪根鐵橋》(The Bridge at Remagen),和1977年的《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都是以奪橋大作戰為主軸的代表作。
《雷瑪根鐵橋》以二戰後期「魯爾突圍戰」為背景,描述美軍第九坦克師攻佔德國雷瑪根市魯登道夫大橋的史實故事,一開場就展示長龍似的美軍與德軍隔著寬敞的萊茵河兩旁邊駕駛戰車邊相互猛烈駁火的壯觀場面。最後,36個守橋德軍對抗上千名美軍的圍攻,在相當程度上讚揚了德軍作戰的英勇。
本片導演約翰·吉勒明和主角喬治·席格、勞勃·范恩、班·加賽拉等在當年都不算大牌,但影片還是拍得相當可觀。
《奪橋遺恨》規模大
相對之下,英國拍攝的《奪橋遺恨》製作規模要大得多,它由金像獎大導演李察·艾登保祿掌舵,主演明星一字排開:詹姆士·肯恩、米高·肯恩、史恩·康納萊、金·哈克曼、安東尼·霍普金斯、瑞恩·奧尼爾、勞勃·瑞福等等,陣容嚇人一跳,片中還有動用3000名傘兵跳傘的大場面,片長達176分鐘,貨真價實的戰爭巨片。
影片以盟軍在西歐戰場遭遇挫敗的阿納姆戰役為藍本,描述盟軍採納了蒙哥馬利的「市場花園行動」計劃,在1944年9月用大批傘兵攻佔荷蘭東部,接下來想直搗納粹德國工業區。然而,在通往阿納姆的路上5座鐵橋均有精銳德軍把守。
他們在納粹控制的第四座「阿納姆大橋」遭遇了大麻煩,英軍與波蘭軍的空降部隊始終無法奪取大橋,雙方激戰死傷慘重,未突圍而出的盟軍還被迫向德軍投降。但也許正因失敗的戰役未能激勵人心,本片的票房可惜遠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