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經濟興起 央行與政府力取平衡(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簡嘉佑 2022/10/10 14:16 點閱 5103 次

A new macroeconomic era is emerging. What will it look like?

金融市場數月以來飽受動盪,被視為「熊市」的正常跡象,不久後就會回穩。然而,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告指出,此次經濟變革可能造就經濟上的「新紀元」,讓富庶的國家將致力於人口老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但同時,也可能造成一些危機,如經濟混亂、央行失能與政府公共支出失去控制。

4兆美金蒸發

新冠疫情期間,因為防疫措施導致全球供應量斷鏈,貨運成本提高;各國政府更祭出大量振興措施,大量政府資金流入民間,再加上商品需求隨疫情趨緩而復甦,通膨的狀況已是勢在必行。後來,俄烏戰爭突然爆發,能源糧食價格飛漲進一步惡化了通膨的狀況,時隔40年數字再度飆升到兩位數。

對此,美國聯準會也迅速祭出升息,導致美元幣值持續走強到20年來未見的水平,也造成其他各國的升息重壓,也對投資市場造成重擊。全球股票總計已跌幅超過25%,債市更是自1949以來最慘的一年。隨著投資市場的強烈下跌,大約4兆美金價值的蒸發。

習慣低利率了!

然而,當金融市場已經習慣低利率的狀態時,突然飆升的借貸成本會讓企業措手不及。利息飆升就意味著未來市場將更少依賴銀行,更多仰賴市場的流動性與新興科技,但同時也意味著未來提供融資者,不會再如銀行一般透明,且對金融波動更加敏感。

在信貸市場也能看到影響,由於企業開始要迴避風險,開始減少購買債券,抵押貸款或垃圾債券的利率不得不隨之提高,才能吸引別人交易,導致許多政府機關包括退休金或健保計畫的投資基金,也面臨到虧損的狀況,國債市場變得更加不穩定。

因為高齡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的醫療保健,歐亞地緣政治緊張讓各國提高國費預算,加上淨零碳排讓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資源在綠能發展上,政府支出與投資連年上升,2020到2030年代的趨勢是「政府規模更大」。

央行的兩難處境

對央行卻是兩難的困境,如果要將通膨率降回長期以來的2%,就只能透過升息來收緊貨幣政策,產生經濟衰退的狀況,導致大量失業,並引發強烈的政治反彈。反之,央行就算回到2010年代低成長、低利率的狀況,央行恐怕會缺乏「降息」這個工具,應對未來經濟衰退的危機。

對央行來說,「放棄幾十年來2%的通膨目標」,並適度提升到4%,將是面對現行經濟的新策略。這意味著中央銀行在經濟低迷時期有更大的降息空間,無須再透過購買債券或紓困等方式來緩解經濟。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2/10/06/a-new-macroeconomic-era-is-emerging-what-will-it-look-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