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叢談〉坐視私校退場 高等教育公立化真的好?

周逸衡 2022/09/20 18:41 點閱 2985 次

今年大學分發入學的學生數目比各校預定要招生的名額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之後,引發各界的關注與議論。

讓私校自然淘汰?

由於連北部資深老牌的私大如文化、淡江等,分發的缺額人數都超過千人,各界不免關切未來私校的「大退場潮」是否為時不遠;有些團體認為剛好可以藉此機會,讓台灣的高等教育走向公立化,也就是讓私立大學在少子化的衝擊下「自然淘汰消失」,留下公立大學成為高等教育(含高等技職教育)的主力。

而教育部目前採取的作為是公立大學不減招(反而局部系組政策性增招),招生狀況不好的私立大學則減招、列入輔導、限期退場,如果政策不改,將來台灣高等教育全由公立大學負責承擔的格局將為期不遠。

到底高等教育都由公立學校來辦是不是一件好事?不明白國內大學教育實況的人可能會以為:若所有大學都是公立的,學費會比較便宜,公立學校有制度比較不會亂搞,公立學校教育資源會比較豐富,公立學校辦學水準一定會較好;看起來似乎對學生與國家社會都是大好事一樁!

公立經費並不足

然而以筆者對台灣高等教育實際現場狀況的瞭解而言,這卻是個完全錯誤的想像!謹就我的親身體驗與觀察所得,給關心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人士及有決策權的官員提一些意見。

姑且不論大學全部公立化之後,現有教育部每年編給高等教育使用的預算,可能至少要增加兩倍以上(目前教育部給私校之獎補助經費僅佔其營運經費的百分之十左右,學生全由公立吸收所需的經費可以想見),而且至少半數以上的公立大學會立即有嚴重運作經費不足的困難(目前公立大學中改制較晚的學校就常陷入經費不足之苦)。

另外,各大學將來的建築、設施及教學圖儀設備的更新將比現在困難得多(公立大學軟硬體設備的採購及維護效率與效果都比私大差得多)。

在經費與設備不足的情形下,人員效率無法有效提升,大學的教育品質不堪聞問,整體教學研究的品質必定比現在更差。

失去競爭 降低教學品質

更嚴重的是,在現有的制度下,公立大學的老師們幾乎不可能自動把教學當成第一要務,把育才當成教師團隊的使命,更談不上為「因材施教」而採取的種種改變教學與補救學習的作為了。換言之,學生未來在公立大學中,其學習成效受關注的程度絕對會比現在更低。

從組織管理的角度而言,一個組織能不能有好的發展,去除外界的因素之外,最基本的條件有四:一、要看這個組織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能不能迅速察覺並採取適當的反應,而此處所謂的適當反應係指能否以策略性的眼光調整組織、調動資源以「揚長避短」。

二、要看組織領導階層能否形成團隊,同心努力產生「綜效」,落實執行所擬定的策略性反應計畫。

三、要看能不能覓得適當的人才,且適才適所予以安置並促其發揮。

四、要看組織能否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檢討並自我改進。

就四個經營管理的基本條件而言,很遺憾,國內各公立大學一個條件也不具備!

限縮校務自主權

從民國七十年代末期的教育改革以後,台灣的公立大學把「校務會議」當成了學校最高的決策權力機構,誤以為這是先進國家的所謂「教授治校」,甚至一度還載入「大學法」之中。

其實在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學中,教授代表組成的群體只在學術研究與教學的專業領域上有發言權,從來不曾在大學校務發展方向與經費分配上有置喙的餘地,更遑論參與校長人選的決定。

但在台灣,這卻是三十幾年來公立大學的常態;基本上由「不兼行政主管之教師」為主要組成份子的「校務會議」,對於學校重大的決策有相當大的發言權,而所謂「重不重大」之定義權又在校務會議;如果碰到一些多事的校務會議代表,校長擁有的校務自主權將大大地被限縮。

校長無法做決策

就算校務會議對校長不作過份的干擾,但當校長任免「似乎」是由校務會議決定時,學校發展的計畫與預算、各項重要的制度、學校組織的調整等學校管理與發展最重要的元素,全部都要由校務會議拍板才能定案。

而校務會議絕大部份的成員是「不瞭解學校整體運作現況而只有局部接觸校務經驗的教師、職員與學生」,校長若有任何改變現有學校佈局的想法,除非不會影響到任何既有群體之權益(如由教育部額外撥款支持的任務等),否則絕不會輕易提出或通過。因此近三十年來的公立大學中,你幾乎不會聽到過哪位校長是「雄才大略」、「高瞻遠矚」讓學校突破困境或邁向卓越的......。

AA

「隔靴搔癢」式管理

換言之,在台灣現在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公立大學是沒有「頭」、沒有「策略思考」的;因為公立大學裡負責規,因應外界環境變遷所應採策略的權責不夠清楚。

校長應該有這個規劃領導的責任,而校務會議也應該有核准並督導執行的權力;但因為校務會議代表的組成結構,限制了校長策略規劃思維的自由度,所以絕大多數公立大學的校務發展計畫是口號式的,是「隔靴搔癢」式的;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沒有策略性指導與資源調配之功能。

老師各自為政

在所謂「教授治校」精神之下,各大學的院系主管幾乎也都以選舉產生為主;民主選舉產生的主管,天生的共同特質就是不會去「得罪」選民。

所以系上要開什麼課、由誰來開,當然尊重傳統、採共識決;各科目教什麼內容、怎麼教,當然尊重開課老師;老師教的內容過時、教的不好怎麼辦?當然請老師自己檢討、自行改進。

老師怎麼指導研究生?做甚麼研究?想不想跟實務連結?想不想參與合作計畫?當然也完全尊重當事人。在系所中,每個老師各自為政、自由自主,只要滿足學校聘約中所定的基本要求,其他的都不受任何約束;這就是台灣公立大學裡的常態。

公立資源不求發展

簡單的說,國立大學影響教育品質最關鍵的系所,其運作之常態如下:在學校沒有整體發展策略的前提下,各院系所能分配到的資源,基本上是依照過去的標準;院系所若也沒有特別的發展策略,則每個專業領域或每位老師每年所能獲得的資源大致也會跟過去一樣;老師們在資源不會增加的情形下,大致都各自隨己意安排自己教學、研究的優先順序、方向與工作方法,各自執行與自我管理。

這樣的組織要能良好的運作,只有在每一位老師都有強烈的使命感、良好的專業素養與自我管理能力,學生優秀且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而外界相關的學術環境很少有變化的前提下才成。只不過這樣的前提,在未來還能普遍成立嗎?

私校在改變中

相對而言,國內的私立大學經過20年來少子化對其生存威脅的衝擊,以及「教學卓越計畫」的啟發,不少有心圖存的私大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他們很在乎學生,很關心學生學習的成效。

私立大學雖然同樣受到大學法的約束,但校長任免的權力卻是在董事會;因此校長是要向董事會負責而非校務會議。這使得私立大學的校長,在學校裡可以發揮的空間遠大於公立大學。

另一方面,大部分私立大學的院系所主管,並不由院系所內專任老師選舉所產生,再加上學校若適當運用教師評鑑的制度,學校院系所對老師的驅動力量比公立學校大得多。

專注學生培養

更重要的是,部分有心的私立大學已經開始根據外界環境以及自身條件,訂出明確的策略計畫以發展自己的特色,譬如強調學生特定專業能力的培育、多方設法確保學生學習的成效、對學生品格教育的特別關注等等,並且依據人才培育目標系統性設計整套正式與非正式的課程,調整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重點,並且不斷檢討改進。

坦白說,這套作法只要有心辦學的人都知道該做,教育部也要求各大學都要擬訂學校中程發展計畫,但絕大多數的學校都只是虛應故事,訂一個無關痛癢、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計畫作為「裝飾」,完全不牽涉重點方向的選擇、組織或資源配置的調整等「傷感情」的決策。

在筆者的經驗中,還沒有看到過一個公立大學通過校務會議訂出具體可付諸執行的全校性策略計畫,更沒有看到過任何公立大學關鍵教育核心單位落實執行過什麼策略性的發展計畫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希望看到台灣的大學都公立化嗎?你還能坐視私立大學在教育部推波助瀾下紛紛走向關門的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