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也是一種服務性的產業,但大學教育這個「服務」很特別:
大學經營企業化
一、它兼具高度的無形性與有形性。個別老師教的東西與教學效果肉眼不容易看到,四年下來的總體教育效果也常常難以確知;但學校院系的圖書、儀器、設備、校園空間、課室設施、圖書館、體育館等等「有形物」的豐富度與水準則又明顯可見。真正的成敗關鍵,在「無形服務部分」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
二、供需雙方「服務接觸」的時間與接觸點,遠比一般的服務更久也更多。銀行、保險公司、旅館、餐廳、航空公司、醫療機構等典型的服務業,有些以「分鐘」計、有些以「小時」計、有些則以「天」計,但大學教育服務則需以「年」計(至少要 以「學期」計);而且接觸點包含各課堂、各教師研究室、系辦公室、宿舍、餐廳、圖書館...等等。原則上「服務接觸」時間越短的服務產業,越容易精心設計彼此接觸的場景與規劃互動的「劇本」。
三、服務利益有遞延的效果,而且利益持續的時間很長。對於短期內無法驗證其效益、而服務結果對「購買者」又很重要(影響時間長逺)的服務,買方在某種程度上是憑著信心來作購買決定的(像動手術、打刑事官司等都是);因此過去用戶之口碑、品牌的歷史、官方或第三方的認證評價等,都會對買方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
四、這項服務是屬於「限制性服務」,受到政府法令相當的約束,因此「行銷」能施展的空間有限。在台灣,各大學的運作受到教育部的限制頗多,不只設立的條件、可推出服務的類型與服務數量(各系招生名額)、執行服務的程序(多少學分可獲學位、一學分需要上課多少小時)等受到管制,連品牌的名稱(系名叫什麼)、服務的地點(在哪裡上課)、甚至收費的標準(學雜費金額)都受到相當嚴格的規範;換言之,在需要隨環境而應變的行銷組合管理上,這種服務的應變彈性不大。
招生就像購物
把服務行銷的觀念套用在大學招生上,對外招生的系就是大學想提供給高中職畢業生去「買」的產品。對學生而言,不同的學校就是不同的「品牌」,如果學生認為每個牌子的服務產品品質都差不多,當然會去買價格較便宜的(或者說學生與家長「付出交換的成本」較低者);如果不知道各個品牌的品質有甚麼差別,自然就會傾向去買「歷史久的」、「知名度高的」 或「得過獎」的牌子,也或者會去買「有認識的人用過、評價不錯」 或有「名人推薦」的牌子 。
台灣各大學招生的實際情況正是呈現這樣的局面:公立大學因為學費比私立大學便宜得多,所以招生都比私立學校好得多; 成立在民國70年以前的大學(屬於老牌的學校),招生的情況比成立時間在民國80年以後的要好得多;校園地點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因為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學生生活便利性和打工兼差機會都較高,就讀期間所要付出的「總成本」相對較低,所以招生情況比較好;而如果曾經在各式報章雜誌的評比中列名、或者學生得到過什麼特別獎項而出過名的學校,招生的情況也比較好。
這是因為真正曉得、能分辨各大學各系教育品質好壞的內行人很少,大家幾乎都是基於對各校系的刻板印象(即所謂風評)、與各校系過去錄取分數的高低,來推斷各校系教育品質的好壞;對於各校系師資與所開授課程的真實面貌,甚少深入探究(事實上教育部將系所專業評鑑取消後,想探究恐怕也找不到合適的門路了)。各高中職的老師們都如此,更遑論一般的高中職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了!
教育產品差異化
因此,招生情況不好的校系,其實真正的問題是「你們在學生或家長的心目中沒有創造出與其他校系有意義的差異來」。如果能讓高中職學生或家長相信「我們學校這個系跟其他學校不同、而且這個不同會給學生的現在或將來帶來益處」,你就能脫離困局走進「藍海」 。
在目前台灣的大學教育中,教育部雖然幾乎樣樣都管,致使建立教育產品差異化的難度增加,但是在上述四個「服務產品策略構面」中,卻仍有相當可以差異化的餘地。很多人誤以為既然都經教育部核准成立,各大學的師資(Personnel)與設備(Physical Evidences)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課程設計與教育方式(Process)應該差不多,學生接受教育後的成效(Core Product) 也應該差不多;其實「大謬不然」!
教育部規定的只是最基本的門檻,而且多半只能在形式要件的「量」上作規範(如教師的最低學經歷、生師比、每生分配到的樓底板面積、畢業要求的學分數等),對於學校真正培養人才的方向、作法與成效(也就是真正教育品質的部分),則幾乎完全「不贊一詞」(近六年來,廢棄了行之多年的「系所專業評鑑」後,更是如此)。
「目標導向」的課程設計
這些大學教育現場與教育品質的真相,相信只要能讓社會大眾、學生與家長們知道,大家一定會作出理性的選擇--選對自己有益的高品質校系、而不一定是價格(或說「付出代價」)較低的校系去念!惟其如此,才可以真正還原大學教育多樣化的原貌,而非台灣目前這種選校「先公後私」、「先北後南」、「先都市後鄉村」、「先高教後技職」,完全忽視教育品質的怪現狀。
試想如果大學校系的主事者,能在這個高等教育品質混亂、無人監管的情境下,針對特定職場人才的需要,以「目標導向」的方法設計課程,動員老師們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重視學生學習的成效,緊密將學生個人成長與職涯發展連結;即便資源有限,亦能以「聚焦突破」的方式,建立起學校在某幾個特定領域中的教育「亮點」,並尋求專業第三方的認可、甚至認證,以快速形成口碑;是否將更有條件面對民國117年少子化浪潮最高峰的來襲!?
教育的藍海策略
具體而言,若欲在大學教育這個服務產品上找出「藍海策略」,首先要分析社會與產業對人才需要的趨勢及目前缺口之所在(環境分析),其次要檢視與我們有競爭替代關係的各校系、相對於我們的優劣勢各何在(競爭者分析),第三要分析高中職學生(只要針對我們想招的「目標學生群」即可)及其家長的真正需要、與上大學的動機(市場分析);綜合前三項資料,再檢視我們所擁有的各項資源與條件,審慎選出本校某系可以「為哪些產業或哪種公司、培育出具備哪些特質的哪些種人才」?
只要該種人才需要的數量足夠、待遇環境及發展遠景對目標學生群夠有吸引力、我們的教育資源條件做得到而且會比競爭者做得更好,就可以選為我們的人才培育目標(也就是選定我們的Core Product策略)。
正式與非正式課程
下一步,即應針對培育此種人才所需的各種「課室內外的教育與訓練」作整體規劃,(亦即所謂的設計「正式與非正式課程」),並且依課程所需、組合適任的專兼任教師群(不一定侷限於系上原有的專任老師群),照人才培育計畫賦予各課程的任務來開課或舉辦活動。
此期間,教師需因應學生的程度與特質,學習各種「參與式教學方法」並應用於課堂上;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多種管道瞭解學生學習的進展與成果,藉以調整教學方式、進度或採取即時補救之措施,以維持學生學習之動機(此即為Personnel及Process策略)。 客觀來說,Personnel與Process這兩個策略的落實與到位很不容易,因此也是決定大學行銷工作成敗的關鍵。
台灣的大學教育能不能真正走向多樣化?各大學校系能不能認真發展出各自的特色,讓學生各得其所、學有所長?學生選校系會不會回歸以教育品質為準、而不再依「慣性」選擇,讓劣幣有機會驅逐良幣?凡此,皆等待有心的大學校系主事者來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