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當父母「為孩子好」,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美,但卻深深斲傷孩子的自我、價值與人格。他們讓自己無知無覺,或討好,又或將父母殘忍的語言內化在心裡,不斷攻擊自己……而當他們有下一代,「要對自己殘忍,才會進步」的羞辱教養方式,成了血液裡唯一的基因。
在童年,也曾經歷羞辱創傷的慕姿心理師,她知曉當年老師是為她好,但卻是這份為學生好的心意,讓羞辱創傷更被隱身,也更不易被覺察。
你過去遭遇了什麼讓你覺得羞辱、受傷的事?在讀了前面關於羞辱創傷的描述,你發現自己有著類似的經驗嗎?
說出創傷
或許,讀完了這些關於羞辱創傷的描述,你想要趕快了解的,是羞辱創傷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以及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趕快「好起來」。
但我想要先請你,試著把你遭遇過,覺得受傷、脆弱,甚至帶有著羞恥感、罪惡感的經驗與記憶,寫下來,或是對著自己說出來。為什麼一定要說出來呢?
奪回記憶主動權
面對羞辱創傷,當時的情景,會因為被他人對待或傷害的關係,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個汙點,自己的被羞辱記憶。但是,這個記憶是被他人「扭曲過的」。也就是說,是因為我們以他人的觀點為觀點,以他人的感受為感受,而重塑了這個記憶本身。
這個記憶本身的「訴說權」,它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遭受了什麼,是怎樣的感受與情緒,就這樣,都箝制在他人的手上。
因此,去描述、理解自己到底經驗了什麼,當時是什麼樣的感受與情緒,而這又怎麼影響了我們,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我療傷的階段,也是幫助自己理解:
秘密造成羞恥感
這些經驗本身,對我們產生了什麼影響,造成我們會成為現在的自己。當我們不說出來,我們無法擁有力量,去阻止施加創傷者。當這些是祕密,他們會以為自己仍然可以這麼做。而「祕密」,會讓這個羞恥感,繼續留在我們身上,使得我們承擔這些,變成我們性格中的一部分。
把這些羞恥感還給對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還有,這是一種「賦能」,是我們開始學會保護自己、開始給自己力量、開始去正視自己遭受過什麼,以及當時我的感受與情緒是什麼,我終於可以拿回來的證明。
長不大的孩子
在韓劇《少年法庭》中有一段話,直擊我心。「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們,在受害之後就不會再長大了,即使過了十年、二十年,那也只是時間流逝而已,而他們會被獨自拘禁在過去的日子裡……」
這段話說的是遭受家暴的孩子、遭受情緒或肢體虐待的孩子,也是在說羞辱創傷的孩子。他們停在那裡,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他們是長大的人,裝著幼小的靈魂,瑟縮在角落,永遠長不成大人的樣子。只能扛著大人的面具,勉強地過著每一天。
在寫下這些事,理解這些事實,是幫助自己拿回公正的眼光,公平的對待自己;拿回自己被剝奪、不准發聲的感受、情緒與想法;還有,拿回對自己的同理心,能對自己「自我悲憫」。然後,讓自己能夠前進。
內化他人眼光
我見過許多個案對自己極為殘忍。在描述自己的創傷記憶時,會很殘忍地對自己說:「你活該,你就是沒人愛,活該會這麼被對待!」當我們沒有機會去重新觀看這段創傷時,我們會用當初傷害我們的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看待這些創傷記憶。我們會不小心內化了對方對待我們的方式、說的語言,而變成了自我鞭笞的動力。
要從這些傷口復原,需要練習重新探究自己的創傷記憶,並且拿回自己被別人剝奪,甚至自己封印住的那些感受與情緒,讓自己的心可以找回來。
理解自己的痛苦
接下來,深吸口氣,我們一起走這段療癒的路程。路途中,不忘拍拍自己,對自己說:「你真的很勇敢,我陪著你。」
知道自己遭遇的是痛苦的、不公平的事,對我們的復原之路是重要的。我們需要去看那些過去的經驗。哪些是我們的真實,讓屬於我們的感受、想法等能夠恢復,了解到自己遭受什麼不合理的對待,並且理解那些恐懼如何影響我們。
營造舒適環境
開始第一步時,我想請你找一個讓你覺得舒適、安全、安靜的空間,你可以放置會讓你舒服的抱枕,或是在書寫時,手邊放著可以安慰你的東西。一個小玩偶、小擺飾、紓壓球、香氛精油、音樂等都可以。
當你覺得這個書寫或是回憶過程讓你覺得有些壓力,就可以觸摸、嗅聞、聆聽、觀看這些可以帶給你安全的物品,提醒自己可以慢慢放鬆,安撫你的身心。當你開始覺得安全、舒適後,你可以拿出你的日記本、筆記本,使用書寫,或是拿出錄音器材,用說的也可以。
自我療癒的步驟
接下來,你可以:(1)選擇一段曾遭過羞辱創傷的記憶,試著回憶,並寫下或說出當時發生什麼事。(2)問問自己:當時的感受是什麼。(3)這個經歷讓你對自己或他人產生什麼看法?(可參考負面認同與負面標籤)(4)這些感受與看法,促使你做了什麼決定。(5)如果你是一個旁觀者,你會想對這個過去的自己說什麼?
舉例而言:小琴一直覺得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不對的。她認為凡事就是應該靠自己,因為從她有記憶以來,她都被父母說是一個會造成別人麻煩、需求很多的小孩。她想起(1)小時候有一次,她在放學回家的途中跌倒了。當時膝蓋出現了一個好大的傷口,一直流血。
她一邊哭著,一邊跑回家。鄰居阿姨看到她的制服沾到了血、狼狽不堪,還一直哭,想幫她包紮,但是當時媽媽還沒回家,她不敢讓鄰居阿姨幫她處理傷口,怕麻煩別人,被媽媽罵。
左鄰右舍都勸小琴讓阿姨包紮,但她還是拒絕,哭著回家等媽媽。媽媽下班一回家,立刻氣得跳腳,對小琴說:「我剛才到家樓下,鄰居全部跑來說我女兒受傷,不讓人包紮,因為怕媽媽生氣。
問問自己的感受
人家還以為我是多恐怖的媽媽,才會讓女兒受傷,怕我怕到不敢讓別人包紮,都是你不小心!」然後,小琴就被媽媽掌摑,還毒打了一頓。她的哭叫,左鄰右舍應該都聽到了吧。
(2)小琴想起這件事,回顧當時受傷的自己,應該是又痛又害怕,怕自己傷口一直流血,但更怕媽媽生氣。
當媽媽毒打她、大聲罵她的時候,她的感受是既痛、害怕、丟臉羞恥又憤怒。媽媽讓她覺得自己做錯事了,而且重點是:不能做錯事、不能讓媽媽丟臉,至於她的傷口痛不痛,一點都不重要。
創傷讓人產生的想法
(3)於是,小琴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被在乎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是會給人添麻煩的;而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保護自己、會照顧或重視自己的感受,就連自己的媽媽也不會。
(4)所以,小琴下了一個決定:「我以後都要靠自己。我再也不要麻煩別人,包含我的家人。這樣,我就再也不用遭遇這種可怕的狀況,不再會因為期待而受傷,也不會因為自己受傷而遭受更大的怪罪與責備。」
小琴的委屈情緒,就被鎖在這個過去中。打開這個羞辱創傷後,當小琴願意去感受那時候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如何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時,我們就開始了第一步。
安慰過去的自己
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旁觀者。看看那個小時候的自己,試著對他/她說些安慰的話,這就是自我悲憫的第一步。
(5)我們可以找個小玩偶,或是小代表物,當成是會讓自己想起小時候的自己的替代物。而長大後的自己,可以試著對有這個經驗的自己說:
「你一定嚇壞了吧!那時候的你,一定又痛又難過。你好希望媽媽可以照顧你,也好傷心媽媽這樣對你。可是,你知道嗎?那不是你的錯,那真的不是你的錯。」然後,我們可以拍拍、摸摸,甚至擁抱一下小時候的自己。這,就是開始復原、療癒的第一步。(聿鎧/輯)
《羞辱創傷》
作者: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其他書訊:
《防彈筆記法》
作者:電腦玩物站長Esor (軟體、服務介紹行銷師)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防彈筆記法」,就是如何累積、如何微調的覆盤筆記技術。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是一開始就做好完美的計畫。所以真正把事情做完、做好,甚至創造出成功價值的原因,都不是因為一開始就設計好,而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懂得覆盤,隨時修正,最後我們才看起來像是一個成功計畫。
但是,怎麼樣的覆盤技巧,才是有效的技巧呢?寫日記不只是為了留下記錄,反省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知錯,覆盤的目的其實是「未來」而非「現在」,是要幫助我們透過覆盤的技巧,讓某種目標、某種學習、某種生活習慣可以更容易的往前推進。
《優雅反駁的技術》
作者:納森.宇天達爾 (曾獲頒狄德羅等科普獎)
出版社:時報出版
當對方採取攻勢,我們與其隨之起舞,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不妨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他也許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對方可能有很好的理由跟你持不同意見,讓他陳述完觀點對自己不會有損失。這不是隱忍讓步,而是達成目標的方法。
在交流意見的過程中出言不遜,有時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對方視為同樣有血有肉的人,從而導致同理心的缺乏,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只是在尋求達成目標的途徑。在我們把話說出口之前,不妨先自問:我會把同樣的話說給自己重視的人聽嗎?當對方無法理性溝通,淪為情緒性發言,「溝通流程圖」則告訴我們是該喊停止血的時候了。
《活用話語,改變對方的心理》
作者:陶然 (圖書公司企劃總監)
出版社:普天
人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說好「話」遠比比做好「事」更容易贏得別人青睞。如果你想獲得成功,那麼在溝通的過程中,如何把話語說進別人的心坎裡,絕對是必修的一門學分。
說話就像一把雙面刃,話說得好、說得巧妙,事情可以圓滿順利;說得不好、說得糟糕,則可能激發對方的逆反心理,讓正在溝通的事項變得更加棘手。
因此,你必須學會看穿人心的說話技巧,設法突破對方的心防,並確實運用於每個需要溝通的場合,讓同事、上司、客戶或是交涉的對象成為最好的助力,而非最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