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反覆考量,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分析癱瘓模式,我們可能因為害怕犯錯、力求完美,而讓自己動彈不得。當我們長時間反覆的過度思考時,大腦會感到焦慮,猶如被困在轉輪上的倉鼠,這些負面思維和情緒挾持了我們的注意力,損害判斷能力和整體的幸福感。
受到美國愛書人推崇的作家安妮.博吉爾認為,你絕對可以克服這種重複、不健康、毫無助益的消極思考模式,以積極的策略予以取代,在處理小至「我應該買這些花嗎?」,大至「我的人生要怎麼過?」等問題時,都能產生即時和持久性的影響。
我們如何過生活?
我預計要在二十七小時後出發去納什維爾(Nashville),卻不停在刷新天氣預報網頁。在啟程之前,其實有無數的事情要做,但我仍不斷刷新頁面,我知道此舉沒什麼用,實際上可能還讓事情變得更糟,但我依然堅持這麼做。整整一星期,我都在密切注意可能破壞計畫的動盪風暴。
暴雨開車
就在幾星期前,我和家人才剛經歷過最嚴重的雷雨。那次我們要去佛羅里達度過年度海灘週,開車的是我丈夫威爾。通常他冷靜沉著的存在會讓我感到安心,但那一次連他都顯得很害怕。
公路上的擋土牆意味著我們不能靠邊停車,而雷達顯示雨會連下好幾個小時,能見度幾乎為零,事後我告訴朋友,我們沒有在州際公路上發生百輛汽車連環追撞的事故,真是個奇蹟。
過度思考迴圈
所以現在我盯著電腦螢幕,抱著一線希望,祈禱我接下來每刷新一次頁面,就會帶來更令人滿意的消息,結果每一次我都不喜歡天氣預報提供的新答案,於是我一次又一次地點開網頁。
我讓自己離開電腦,設法真正完成一些事情,但即將來臨的風暴使我根本無法專心,於是我又悄悄回到螢幕前再次查看。每次打開網頁都只讓我更躁動不安。
沒過多久,我就陷入再熟悉不過的過度思考迴圈,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我知道這些徵兆:大量的思緒,沒有一個是有建設性的,同時我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我所有的精力都被天氣預報所消耗,而不是真正需要我關注的事情。
何謂「想太多」?
當我們在談「想太多」時,並非討論滿足基本需求,例如一個棲身之處或下一餐在哪裡,這些基本問題值得關注,有時需要很多思考。
我們也不是指討論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例如是否改變職業、結束一段關係,或是搬到國外,像這樣的重大決定需要深思熟慮。當我們談及過度思考時,指的是把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事情上,此時我們似乎無法想其他的事情,即便我們自知把思考的力氣花在別處會更好。
為小事煩惱
過度思考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有時看起來像是擔心。我們可能會陷入回顧過往,或想像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而無可自拔。我們或許會花二十分鐘,對老闆發來的那封簡短電子郵件或孩子老師的便條,推測出極富想像力且嚴重的結論,或者我們可能會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複雜而可怕的場景,用以解釋為什麼媽媽沒有回電話。
我們可能會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擔心朋友對自己的真實看法,或思忖心愛的人是否對自己感到厭倦,或想知道圖書館的罰款是否真的太高了。
有時,過度思考看起來就像是為小事煩惱,把過多的大腦空間花在相對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我們可能會陷入一連串的思考,想著是否應該把那條新牛仔褲換成大一號的,或者為什麼洗衣機的水不像以前那麼熱,而我們應該為此做些什麼。
質疑自己
有時,過度思考就像是質疑自己。我們把鮮花列在購物清單上,但它們真的值得我花這麼多錢嗎?我們對那場音樂會很感興趣,但若在家舒服待一晚會不會更好?
我們想讓孩子去看流星雨,但為此犧牲睡眠時間值得嗎?和老友見面是件好事,但若將所有假期時間都花在與老友重聚,會後悔嗎?猶豫不決令人感覺不舒服,如果少了指導原則或連貫的基本原理,我們會無法控制自己,而繼續深陷泥沼。
善用心智能量
無論困擾我們的想法或大或小,共通點就是:這些想法都是重複、不健康,而且無益的。我們的大腦很努力在運作,卻一事無成。蘇珊.諾倫—霍克塞瑪(Susan Nolen-Hoeksema)博士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研究聚焦在女性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她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過度思考會讓生活更加艱難、傷害人際關係,並且可能導致諸如憂鬱、嚴重焦慮和酗酒等精神障礙。
過度思考也會帶來巨大的機會成本。心智能量並非是一種無限的資源。我們每天能花費的精力只有這麼多,選擇如何使用它們很重要。正如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所寫,「我們如何度過一天,當然,就會如何度過一生。我們在這一小時和那一小時所做的,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無法逃避之事
當我們把時間花在過度思考時,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面對現實吧!沒有人想過多慮的生活,但這並非我們所能選擇,感覺像是某種無法逃避之事。
我們不想浪費寶貴的生命,去質疑自己上週四與人的某次談話,或者是否病到需要去看醫生,或者本週什麼時候能擠出時間去好市多購物。我們希望自己過得更好,但不確定要如何做到。
對女性的影響大
心理學教授蘇珊.諾倫—霍克塞瑪寫道:「我們正罹患一種過度思考的流行病。」二○一七年,亞曼診所(Amen clinic)研究人員發布成像數據顯示,「參與研究的女性,其大腦的活躍區域明顯多於男性,尤其是與專注力和衝動控制有關的前額葉皮質,以及與情緒和焦慮有關的大腦邊緣系統或情感區域。」
這種差異可能是女性更容易反覆思考、過度分析和優柔寡斷的關鍵原因。女性觀望而不行動、擔心並事後質疑自己,而且無論是出於生理或社會原因,女性比男性更注重與他人的情感聯繫。
過度思考對女性來說也是有害的,它會干擾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機,會趕走朋友和家人,也會破壞情緒健康。女性變得嚴重憂鬱或焦慮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過度思考的傾向似乎是其中原因之一。
完美主義不斷增長
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個問題只會變得更糟。一項分析一九八九年至二○一六年出生族群差異的研究顯示,儘管人們對危險的意識有所增強,但完美主義仍不斷增長。正如我們將在第三章探討的,完美主義與過度思考密切相關。與前幾代人相比,今日年輕人面臨更多競爭,以及更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對其心理或情感健康並不是件好事。
其實不需要這樣。我們可以學會做得更好。不這麼做的後果太嚴重了。
(昀恬/輯)
《別想了,好好生活吧!》
作者:安妮‧博吉爾 (作家)
出版社:天下雜誌
其他書訊:
《顛覆華爾街的金融奇才》
作者: 丹尼爾・賽門( 金融溝通專家) 出版社:大牌出版
從小眾到大眾,從草創到百花齊放,嗶支付、社交經濟、機器學習、加密產業的興起,如何掀起時代巨浪、重塑我們的生活?本書帶領我們飽覽FinTech 最引人注目的顛覆者,及其改變世界的歷程,從支付、借貸、匯款、理財到投資,這群金融局外人成功超越了他們最瘋狂的夢想,以貨幣與金融技
術革新,全面翻轉市場。本書記錄了行動、社交、加密產業、網路經濟的崛起,如何重塑我們的金融生活,並帶你一窺這場史上最狂數位革命的起源、挑戰與未來!
《小專科護理師的奇妙旅程》
作者: 梅襔( 醫學中心護理師)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什麼是專科護理師?專科護理師是先擔任三年以上的護理師,再經歷醫學領域的專業培訓、實習的里程,以及筆試和OSCE 考試後,可以在醫師的指示下執行醫師部分工作的人。專科護理師可以做哪些工作?
專科護理師可以協助醫師開立藥物和處置、寫醫療病歷紀錄;透過病人的主訴找出鑑別診斷,安排檢查、評估病人;也可以協助放置部分管路,執行侵入性治療等。梅襔不僅是一位在醫學領域很優秀的專科護理師,她也有很多新的想法和創意,及對於醫學的熱忱。
《蘭嶼徒步環島不要載我》
作者: 簡鴻模(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專任副教授) 出版社:玉山社
達悟傳統命名文化裡,父母得跟著小孩改名;蘭嶼曾有過重刑犯監獄,甚至改制成「勵德班」;除了生物與文化多樣性,蘭嶼連車牌也是多樣性;達悟喪葬儀式限男性參加,送葬前會在家門前擺竹竿;特有種蘭嶼角鴞在達悟文化裡象徵著惡靈、魔鬼的眼睛;建造一艘拼板舟要用到七種樹木、大小船的木頭數量依各部落有別。由輔大教授一步一腳印帶領我們,漫步走讀達悟文化的歷史與風采。從通識課的部落教學,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門的體驗達悟文化行程;徒步環島七十圈淬煉出最完整的導讀蘭嶼自然人文與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