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檢討書4-1》教育現場亂象多 學習效果打折扣

簡嘉佑 2022/08/15 10:48 點閱 12054 次
補教界老師張亦凡呼籲,提供補救教學資源將後段生拉起來,並提供進階選修課程給有興趣跟能力的學生。(網路截圖)
補教界老師張亦凡呼籲,提供補救教學資源將後段生拉起來,並提供進階選修課程給有興趣跟能力的學生。(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雙語政策雷厲風行,重壓學生的學習效果!愛兒親師家長協會理事長張文昌受訪時指出,教育現場愈來愈注重互動性教學,雙語教育讓沒有英文能力的學生難以交流,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補教界老師張亦凡呼籲,學校應提供補救教學資源,將後段生的程度拉起來,並提供進階選修課程給有興趣跟能力的學生。

前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受訪時也指出,目前推行雙語政策最大的困境在於「學生的英語程度不夠,教職員的英文程度不夠」,應該從社會的雙語環境和思維開始培養。

行政院於2018年底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預計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出中英流通的環境,讓全國 100%高中以下學校落實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且每 3 所學校就要有 1 所於部分領域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然而,雷厲風行的政策卻讓教育現場跟不上。

互動性課程大打折扣

愛兒親師家長協會理事長張文昌指出,強推雙語教育的狀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將大打折扣,「長年以來英文都不是社會上主要流通的語言」,卻因為一紙政策就要落實於全國校園,在教育層面有操之過急、本末倒置的狀況。

他補充說,教育現場愈來愈著重互動性的課程,但沒有能力以英文互動溝通的學生難有交流機會,學習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

張文昌強調,他沒有完全否定雙語教育的良善立意,但建議應該採用鼓勵的方式,而非硬性的全面推行。他表示,連許多英文老師也反對雙語教育政策,不認為用此方式能強化學習效果,他鄭重呼籲「雙語政策應該暫緩一下,容納各方的意見,更細緻去討論這個制度。」

補救資源不可或缺

此外,在賓州大學研究教育學,目前返台於補教界多年的老師張亦凡就具體經驗指出,如果政府的目標是要走向「大家都能流利的說英文」,其中的關鍵是在各式環境的應用。她指出,不管課程內容設計的多有趣,終究還是要回歸到生活本質,有沒有辦法轉化成英文的能力。

她舉例說,有一名小二的學童過去曾就讀於全英幼稚園,能夠辨認英文字母,但仍然不會進行拼音,與其他學生的英文相去無幾。張亦凡呼籲,以更充沛的補救教學資源將後段生拉起來,並提供進階選修課程給有興趣跟能力的學生,或許更能達到雙語教育的目標。

一位不願具名的雙語教師嘆說,每班學生的英語能力差異大,且公校又無法比照私校進行能力分班,給予孩子較符合程度的學習內容。此外,對於「學生學習成就如何評估」,雙語老師也還在摸索學習中,全面性的實施實驗課程是具有相當的風險,對學生的影響需要時間來證明。

從培養環境開始

張瑞雄認為,而想提升全民英語能力就要從小做起,把錢花在小學刀口上,讓「小學校校有英語師資,畢業時要有英語檢定」,也把這個拿來當作校長治校的成績。

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曾於教育月刊上指出,「教學現場要開放多元需求」,因為老師若強行操作卻不懂得轉化,這對於教學現場是沒有幫助的,建議開放學校能彈性選擇適合操作的取向,以利於轉化應用於教學實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