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發生率高 醫籲健保補助新療法

簡嘉佑 2022/07/27 12:42 點閱 4257 次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27日表示,頭頸癌在台灣發生率相當高,呼籲健保應跟上國際新療法。(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27日表示,頭頸癌在台灣發生率相當高,呼籲健保應跟上國際新療法。(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頭頸癌是台灣的國病!」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27日表示,頭頸癌在台灣發生率相當高,國際已優先推薦免疫療法,但我國健保仍將此療法視為第二線治療方式,呼籲健保應跟上國際。但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拒絕菸、檳榔與酒,並定期做篩檢,就是最好的事前預防。

男性癌症第三名

頭頸癌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朱本元指出,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其他國家,位列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三名,每年約有1萬名病患。他表示,頭頸癌泛指腦部以下、鎖骨以上部位的癌症,包括口腔癌、舌癌與咽喉癌等,治療過程容易傷及顏面與咽喉等,導致患者自閉於家中。

他說,6成頭頸癌病友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加上因為該類癌症在西方盛行率較低,歐美研究比較少,導致治療選擇相對受限。儘管近期已有許多新療法出現,但頭頸癌病友大多是藍領階級,在經濟上相對困乏,在沒有健保給付下,高昂的費用只是讓新療法「看得到,吃不到」。

林莉茹說,癌症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40年,影響到國人社會、經濟與健康。她指出,10個頭頸癌病友中,就有8個有吸菸,7個有嚼檳榔習慣,對抗頭頸癌的最好預防,就是拒絕菸、酒與檳榔,並定期做篩檢。

健保應跟進新療法

病友謝先生2012年罹患口腔癌第二期,反覆接受化療與開刀手術等治療,導致外觀出現改變,不僅臉部出現凹陷,更無法正常說話與進食,更失去原本遊覽車司機的工作。謝先生用著模糊的聲音感嘆道,「早知道免疫療法有用,可能就不用開那麼多刀」,但一次高達10、20萬的醫療費用,根本就無法負擔。

夏先生則是2014年發現罹患舌癌,在不斷治療又復發的過程中,醫院成為他第二個家。然而,每次手術都造成他外貌改變。夏先生在影片中聲音顫抖道,看著鏡中的自己每開一次刀,面容出現改變,「我怕了」。最後決定在妻子的支持下,扛著經濟重擔,孤注一擲於免疫療法,才獲得控制癌症的重生機會。

楊慕華表示,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已建議頭頸癌患者優先使用免疫治療,成為治療此類癌症的新曙光,但我國健保仍未跟上國際,規定病友要在第一線化療失敗後,才能在第二線採用此療法,呼籲「健保應跟上國際治療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