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資浪潮 金管會設審查雙防線

簡嘉佑 2022/04/11 18:54 點閱 8483 次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11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疑,企業近期減資頻頻,恐是要稀釋小股東股權,以便控制股東會。(網路截圖)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11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疑,企業近期減資頻頻,恐是要稀釋小股東股權,以便控制股東會。(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企業減資包藏禍心?近期上市櫃企業傳出減資潮,國民黨立委費鴻泰11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就質疑,減資恐是要稀釋小股東股權,以便控制股東會。對此,金管會證期局長張振山決設2個防線,只要公司要減資超過50%,就應經過兩道關卡:一、會計師公會要提出相關報告;二、投保中心逐案審查。

小股東股權手損

費鴻泰指出,統計至 3 月底,就已經有 18 家上市櫃公司辦理減資,減資金額高達 574.86 億元,相對於 2018 年全年共有 37 家上市櫃公司減資、金額 635 億元,等於今年短短三個月,減資金額就直逼當年全年度,直言從此數據來看,相當「異常」。

費鴻泰更質疑,減資多半是為了衝高股價或節稅需求,但有些減資意在稀釋小股東股權,以便控制董事會,金管會應出手管控此狀況。張振山回應表示,稀釋小股東股權也可能是公司辦理減資的目的之一,金管會將會關注此類狀況,並在2週內說明調查結果。

張振山回應說,減資是調度公司資本結構的方式之一,股價則看投資人解讀的方式,公司是否有其必要性或合理性進行減資,市場投資人自然會有判斷。

張振山也說,未來若有公司辦理減資金額超過5成,則會有兩道防線:第一、會計師公會就要提出相關報告,並交由證期局進行審查、評估;第二、投保中心應進行逐案審視減資的合理性,並在股東會上表示關心。

傷投資人權益

台灣企業傳出減資浪潮,包括長榮減資漲幅達50%、國巨通過現金減資20%。 上市櫃公司可透過現金減資的方式,來退還股款,一方面幫大股東節稅,又能消化手頭現金,並優化財務結構。

而國巨就曾透過減資瘦身,一路衝為飆股的經典案例。今年3月國巨董事會通過現金減資20%,每股退還股東2元,導致股東原本持有一張國巨股票,一千股縮水成八百股,公司只要花二千元,就可以從股東手中買回2百股股票,許多散戶損失慘重。主管機關應徹查其企業不當運用財務槓桿的責任,重建投資人信心。

財經專家指出,雖然企業減資有助股票行情的說法,但就數據來看,企業進行現金減資後,股價其實有漲有跌,沒有一個必然的趨勢。然而,但因為長期的股價漲跌終究要回到基本面去看,包括公司的盈餘成長、產品毛利率、未來趨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