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中國打壓外企太過分!美國貿易代表處近期公佈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無視WTO的自由貿易精神,以補貼與監管的模式,明目張膽打壓外企的競爭力,用來扶植本土企業,而廉價的鋼、鋁等產品充斥全球市場競價,美國分析師也提到,歐美多國都對漸漲的貿易逆差感到擔憂,成立多邊經貿小組或起草法規以應對。
「中國式」自由貿易
此前吵得沸沸揚揚的美中貿易議題還沒完,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日前發佈年度報告指出,中國並未兌現堅守WTO自由貿易精神的承諾,主管戴琪指控說,中國當局做法是對全球勞資方的一大傷害。
她表示,中國以補貼、監管的手段,打壓外企競爭力的思維昭然若揭,配合政策,該國的廉價鋼鋁、或其他產品都流動於世界市場,握有強大的出口優勢,相對的,外企想打入中國市場最大優勢是技術智慧財產,卻被官方主導的非自由市場模式壓榨價值,最終,外企要不被迫繳出珍貴的技術優勢,要不只能拱手讓出市場。
這導致近年來歐美多國對中國的貿易都呈現逆差,各國主掌貿易的代表處皆感到憂慮,前年美國前總統川普算是「開第一槍」,打算對價值36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稅,也就是美中貿易戰。但按照兩國在前年1月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中國至今僅購買了當初承諾的57%的美國出口產品,可見效果不彰。
起草法規來應戰?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對於中國的作法,USTR報告中僅表示得通過WTO向中國當局施壓,但未提供具體細節,報告原文提到「需要找出新的解決辦法,某種獨立於WTO外的方式」,顯見對於找人施壓的方案根本不看好。
分析師鮑恩建議,當前美國、歐盟與日本都積極推動多邊經貿小組,還能做的是考慮立法,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給予國有企業、特定產業補貼,要戰略性使用國內貿易工具,替本國企業與勞工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