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孩子受挫力 親子關係四原則

簡嘉佑 2021/12/29 16:20 點閱 2628 次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左二)說,如果父母過度擔心孩子受挫,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害怕嘗試。(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左二)說,如果父母過度擔心孩子受挫,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害怕嘗試。(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沒有人天生就能當好父母,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信誼基金會親子調查結果出爐,孩子的哭鬧行為、受挫力低成為父母最擔憂的部分。台大心理學系所副教授雷庚玲提出四大原則,「更好的情緒溝通」、「同理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更多實作機會」與「不要用情緒處理孩子的情緒」。

哭鬧行為很正常

1到3歲的幼兒身體各方面正在快速發展,但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所以情緒激動時,常用尖叫、打人等動作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力,而隨著幼兒發展,哭鬧行為在3歲達到高峰。雷庚玲指出,學齡前孩童隨著發展出現哭鬧行為,跟教科書上寫得一模一樣、也跟世界父母面對問題相同,呼籲台灣的父母不須「過度擔憂」。

3歲年齡的孩子正進入學校的階段,自主性、自尊心逐漸發展成形,適應團體生活適應,與團隊中的競爭都帶來愈來愈多困擾。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孩子的挫折耐受度是在現實生活中磨練後慢慢成熟,但如果做父母的太害怕孩子跌倒,孩子的情緒可能無意間複製父母的情緒,開始害怕受挫,只願意選擇簡單的道路。

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翟敏如表示,令幼兒感到挫折的原因,是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或是努力嘗試後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所致。父母可以先試著讓孩子自己說出感受與問題,並一起討論造成挫折的原因,陪著孩子一起發想解決難題的方法。她說,當孩子能夠把問題解決時,會很有成就感,也能學習到「努力就可以達成目標」的精神。

她也說,但有時候孩子目標設的太高,可幫助孩子把目標降低,當孩子達到初步目標後,給予適時的肯定;或者設定階段化目標,讓孩子分段達成,一個一個小步驟,培養出正向的自我概念。

親子互動四大原則

雷庚玲認為,父母對待親子互動關係,應該採未雨綢繆的態度,而非被動等待情緒衝突後,才來亡羊補牢,並提出四個原則。

一、「學會更好的情緒溝通」,在孩子從只會哭鬧、還在學習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就可以教導他如何以語言闡述情緒;二、「同理孩子的情緒」,雷庚玲舉例「孩子在打針時會大哭」為例說,可以跟孩子說,「打針會痛、會哭是正常的」,因為有情緒本來就是正常的,但也要柔性地告誡孩子,因為在公共場合,所以要控制哭聲。

三、「培養孩子面對挫折,提供實作機會」,父母不應該凡事都幫孩子準備好,不要只讓孩子看到完滿的成果,這樣反而讓孩子容易有過高的目標。父母最好可以提供實作練習的機會,建立孩子克服挫折的信心。

四、「千萬不要用父母的情緒來處理孩子的情緒」,父母的情緒容易成為孩子的榜樣,反而讓孩子也學會用不理性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