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短期只漲不跌 勞工望屋興嘆

劉東皋 2021/12/09 16:34 點閱 5929 次
要判斷房價是否持續上揚或下跌,需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土地供給、原物料與建材成本、勞工薪資等。(網路截圖)
要判斷房價是否持續上揚或下跌,需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土地供給、原物料與建材成本、勞工薪資等。(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特稿】房地產價格驚驚漲,連不動產開發業者也覺得「看不懂天花板在哪裡?」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8日舉辦一場市場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從資金、地價、原物料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趨勢,分析台中房市明年的房價仍可能持續微揚。然而,就經濟學原理而言,在供需法則之下,很少有一項商品長期是只漲不跌的。此時消費者是否應該購屋,似乎很難決策。

通貨膨脹帶動價格上揚

從通貨膨脹的角度看,一碗「蚵仔麵線」的價格,確實很難回到二、三十年前20元的價格;現在的年輕人也很難想像四、五十年前一碗陽春麵只要5元。然而,隨著國民所得提高,一碗50元的蚵仔麵線或許是多數上班族可以接受的。

問題是除公務人員有調薪機制外,大部分台灣年輕人與勞工階級,已經至少二十年國民所得不漲。座談會中,總太建設總裁吳錫坤說,如今勞工的薪資就算從3萬5千元漲到7萬元,也很難買房。一語道出許多青年勞工與不動產市場現況。然而,如果7萬元薪資買不起新房,為何房地產價格又不斷上揚?

需求決定供給

從短期的供需法則看,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給。但需求可能是假(性)的、可能是硬撐的(為結婚有人不得不付出月所得三分之二以上買房),也可能是炒作的。一旦金融泡沫破滅,受害的大多是這些硬撐買房的青年。

雖然不動產價格也受通貨膨脹影響,但從日本的市場看,隨著人口統計變遷,少子化、老年化時代來源,近30年前金融泡沫破滅後,房價就長期下跌,很多地方仍未見好轉。

房價不合理

要判斷房價是否持續上揚或下跌,需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土地供給、原物料與建材成本、勞工薪資、國際與台灣金融、經濟情勢、台商回流投資、利率水準和變動、及市場需求強弱等,非一般外行的年輕購屋者所能仔細分析的。與其分析未來房價上升或下跌,不如好好判斷,從個人所得來看,房價是否合理?

不同地段的不動產價格相當分歧,且房地產價格也非表面上的「自由市場經濟」可以論斷,例如,位於七期重劃區的土地供給就是那麼多,當地購屋者的個人資產主要多是「億來億去」的企業主,不可能以北屯區或沙鹿區的供需與其相提並論。如果現階段非購屋不可,寧可選取適合個人財務規劃的地段。

房價支出應維持生活平衡

一般青年除非自己有個富爸爸,或本身就是企業主、買房目的兼為投資,否則,房貸支出不宜超出個人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以維持個人及家庭一定的生活品質與子女教育或個人進修需求;不要為了貪得未來可能漲價(也可能跌價)的利益而賭一把,卻犧牲個人或家庭中長期的生活平衡。

反過來說,如果擔心金融泡沫破滅或未來十年內房價陷入像日本那樣的境況,則寧可只租不買。終究,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在日本、美國,都曾經上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