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pyokopyokop女士,原本很討厭、也不擅長做家事,在結婚生子後,工作育兒兩頭燒,對於家事更是力不從心。不僅生活一團亂,在凌亂的家中也無法好好休息,她開始思考,有沒有更有效率、做起來更開心的方法?
她發現,關鍵在於讓家事「常規化」,例如一天只打掃一個「明顯髒亂」的地方,假日全家人一起打掃稍微費工夫的地方,如此一來,家事就不會變成負擔,而且更有效率,許多網友、讀者試過之後,也都跟他一樣從煩人的家事中解脫了。
過往家事做不完,總得等家人睡著之後打掃到深夜,讓pyokoyokop女士疲累不已,但自從她刻意將一些順手的家事安排在早晨無人打擾的時光進行,生活就變得更從容、優雅。
打掃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污垢累積了一段時間所致。所以我家就大致決定了每天、每週與每個月要定期執行的項目,事前決定好「場所」與「頻率」能夠讓心情更輕鬆。打造出可視化的「打掃常規」,就能夠從「必須找時間打掃那裡才行」的煩躁感中解脫。
一天打掃一處
日常打掃時只要「一天打掃一處平常不會清潔的地方」,整個家就能夠明顯保持乾淨。每天只要打掃一處,心情就不會那麼沉重了,且按照當天的幹勁決定場所的話,就能夠輕鬆持之以恆了。心有餘力的時候或許會拉出所有廚房的抽屜整理乾淨,忙碌時只要簡單擦一下階梯扶手即可。
每週一次的打掃就安排在週末,並選擇先生與孩子也能夠處理的事情。例如冰箱下面等沒有先生幫忙會很危險的地方,或是要用到水的住宅周邊打掃等。此外洗衣機除霉、浴室排水孔、浴缸加熱器等則會一個月打掃一次。
像這樣一點一滴整理好在意的地方,就算沒辦法整棟房子亮晶晶的,至少能夠透過一天一處的打掃,讓整個家全年保持一定程度的整潔。
交給掃地機器人
每天的地板打掃就交給掃地機器人,只要和孩子一起整理地上的玩具等,接著再按下開關即可。玄關門與把手都用擰得很乾的抹布擦拭,去除沙塵後看起來就清爽多了。這種訪客一來就會看到的地方,就想特別打掃乾淨。
打掃洗衣機時,準備專門清潔縫隙的海綿會方便許多。先沾水後再擦拭溝槽,就能夠輕易取出髒污。百圓商店、藥妝店與無印良品都有販售。浴室的天花板要定期除菌,也要定期使用防霉煙霧劑。天花板發霉的話,黴菌孢子就會飄散至整間浴室,所以要在拖把噴上大量的酒精擦拭。
配合季節規劃
能夠配合季節打掃是最為理想的。例如鎮日潮濕的梅雨季節就要做好防霉對策,汙垢會稍微鬆脫的夏日,就用水大肆清潔整棟房子。
像我家就習慣在夏天過後的涼爽季節,列出至年底前想打掃的地方。我會在A4紙寫下還沒掃到的地方、桌椅的保養、想挑戰的地方等,接著貼在冰箱的顯眼處,完成的項目也會用斜線劃掉。
雖然我是以年底為目標設定這些項目,但是時間到沒有全部完成也無所謂。今年沒完成的地方,就設定為隔年的優先項目,趁早清理乾淨即可。
針對在意處掃除
最不想有髒汙堆積的地方就是排水孔,所以我每天早上都會清潔這一塊。廚房的調理台也會像洗碗一樣徹底清潔。首先用打溼的海綿沾洗碗精發泡後,再用玻璃刮刀一口氣刮掉泡沫與污垢,最後以抹布擦拭乾淨。這麼做就能夠清掉表面沾染的顆粒,摸起來光滑得不得了。
覺得打掃不夠到位,心情不太美麗的時候,就針對家中「最在意的地方」進行整理吧。我個人最在意的就是廚房的水龍頭,無論如何都會想保持潔淨,並且順手清理「洗手台附近」、「調理台」、「餐桌」、「鏡子、玻璃與電視螢幕上的手印」等。
這部分通常會依序擦拭水滴、不鏽鋼、清除雜質後,再用擰得極乾的科技纖維吸水巾擦掉所有手痕,但是我會依體力與幹勁決定要做到哪個地步。只要優先把在意的地方整理好,心情自然就會變清爽。
不堆積雜物
至於整理收納的部分,我則設計成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感覺,用計時的方式和孩子比賽,或是請長女幫忙吸地板等,盡量讓家人分擔家裡的工作,不要一個人埋頭苦幹。
從客廳可以看見的廚房模樣。備餐檯是廚房與客廳的界線,很容易堆放雜物,例如暫放手機、學校文件等。所以我會經常整理這一塊,讓備餐檯只能暫放物品,但是不會長時間堆積雜物。
換季時檢視衣物
每年我會安排一次重新審視家中所有物品的時間,但是一口氣處理完太辛苦了,所以我習慣在換季時檢視衣類織物,或是在收納物品時取出所有似乎蒙塵的物品,也就是日常打掃時順便處理。有時候我會將整個壁櫥的物品都拿出來一口氣整理,也曾一次只處理一個抽屜,但是基本上會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興起整理某處的念頭時,就取出該處所有的物品。
2.取出不需要的物品後,先集中在一個地方。
3.清好櫥櫃內部再放回收納箱。這時如果想到更順手的配置法,就會順便更動收納箱的位置。
4.按照使用頻率收納,將最常用的擺在最方便取出的場所。
5.認真檢視收納完後留下的物品,確認家中是否真的有需要?
取出收納好的所有物品再歸位是非常辛苦的,所以當我整理到覺得「這個程度就很好用,看起來也很順眼!」時,就會先暫停歸位的動作,檢視還沒收進櫥櫃的物品,思考這些物品還有沒有必要性?因此我每次翻出所有物品大整理的同時,家裡也會一點一滴地變得清爽。
思考「丟棄」的訊號
在判斷要不要丟掉時,我會思考「保有這個物品的理由」。頻繁使用或是雛偶娃娃這種每年一定會登場一次的東西,我就會視為「必要」,除此之外就很明顯是垃圾,會立刻決定「不需要」。
各位不曉得該怎麼判斷時,就想想看是否有一年以上沒用過卻還沒壞掉的物品?很昂貴的物品?與回憶有關的物品?
接著就思考自己對待這些東西時,是否「一年取出一次檢查有沒有蟲蛀後再加以整理?」,或是認為「重要到就算花時間保養也不覺得辛苦」、「能夠明確想像出下次使用的場景」等,相信這都有助於做決定。對我來說,「一年確認一次狀態並保養」就已經很費工夫了,所以一旦覺得「保養清潔好麻煩,不想做!」就會思考這是否為需要「丟棄」的訊號。
不用的就賣掉
物品會隨著時間劣化,一直放到劣化或是不能再用,對物品來說也相當哀傷。所以就算是好東西,與其完全無法派上用場而只能放著生灰塵,我認為拿到二手店或網拍賣掉,讓別人加以善用或許會比較好。「不是每件物品都得在自己手中壽終正寢。」只要秉持著如此想法,在處置物品時就會順利許多。
我在網路等看到覺得不錯的物品時,會反覆思考是否真的必要後再決定是否購買。發現自己買了用不到的物品時,也會盡快上架到網拍上,趁物品狀態還很好時轉手給別人。
(興韻/輯)
《家事常規化,無腦整理術》
作者:ぴょこぴょこぴ
出版社:采實文化
其他書訊:
《超越本能》
作者: 蕾貝卡•海斯
出版社:商周出版
了解七大直覺本能, 扭轉盲點與誤區,讓大腦做出最佳決策:生存恐懼--為何外界總是讓人緊張焦慮?性別認知--如何解決性別歧視與職場性騷擾?
以及多樣性追求--「簡單化」才能帶來最大的商業利益自我欺瞞--如何善用「白色謊言」達到目的尋求歸屬感--建立組織的向心力和信任度懼怕他人--如何消弭歧視,排除偏誤?資訊蒐集--如何正確篩選、消化、分析資訊?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加強對直覺本能的認知,了解它為何不適用於目前的環境。分辨這些本能試圖達到什麼結果。運用本書中提供的本能干預法來協助整合行動、信念和經驗,以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正面結果。
《穿越臺灣趣歷史》
作者: 賴祥蔚
出版社:時報出版
許許多多的真實歷史,比戲劇與小說還要傳奇。臺灣發生的歷史,就充滿了可以拍出好戲的真實傳奇。穿越臺灣歷史,享受奇趣。
儘管考古學家們前仆後繼,卻始終沒有在臺灣找到恐龍化石,即使是鳥類的古生物化石也一直沒有找到。直到西元2021年有了大突破?台灣鳳梨品種有過三代,我們俗稱的土鳳梨,並非是臺灣原生品種,其實是第二代的開英種;至於更土的鳳梨,是第一代的在來種,俗稱本島鳳梨,據稱是先民從福建引進。
著作榮獲國家圖書館「臺灣出版Top1」作者賴祥蔚博士,帶你挖掘最具臺灣古早味的傳奇、趣事趣聞。
《餐桌上的魔豆》
作者: 楊晴
出版社:健行
本書是以豆製品外,另收錄常見之新鮮豆類、豆芽菜類與豆製醬料為主的料理。一百道食譜,依照各種豆製品的特色,選擇搭配的食材,以及合適的調味料。
至於料理的難易度,則維持自第二本食譜以來,五步驟內就能完成的家常風格,希望能讓新手更容易上手,並在半小時內端出三道菜。每道食譜的說明也會附上預估的備料和烹調時間。能幫助在繁忙步調中的料理人,分配每道菜上桌前的製作程序。
此外,將食譜分類為適合「家常」、「宴客」、「下酒」、「便當」、「新手」、「快手」與「小資」等七個類別,有利於料理時選用每道食譜前的構思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