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進口萊豬問題,小至國民健康、國內養豬產業,大到國際上的貿易地位都會受到影響。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受訪時說,進口萊牛與進口萊豬不同,萊豬對國產占比高的豬肉市場衝擊相對大很多。中經院WTO與RTA中心研究員杜巧霞受訪時則表示,進口萊豬在台美友好下,是難以拒絕的要求,但政府可作出「加強檢驗」與「作出明確標示」來因應。
萊劑體內代謝快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於臉書上表示,萊劑會殘留體內,但含量趨近於零。且萊劑水溶性極高,代謝率也極高,不像是一般的激素屬於脂溶性,容易殘留體內,所以就算一餐就吃了7.5公斤的萊豬(內含有國際萊劑許可標準的10ppb),隔天體內的萊劑殘留量也不會是10ppb,因為大部分都被代謝掉了,體內的萊劑是會遠低於10ppb的。
但林祖嘉舉出數據說,台灣平均每人一年吃36公斤的豬肉,相較牛肉卻僅6公斤。再者,台灣豬肉市場有70%左右是台灣國產的豬肉,而台灣約95%的牛肉都是從國外進口。所以馬政府進口萊牛與蔡政府進口萊豬不可一概而論,開放進口美牛對台灣的市場衝擊相對小很多。
CPTPP與萊豬的糾葛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前CPTPP的會員國都已經遵循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包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台灣可遵循日本模式,進口豬肉產品接軌國際安全容許標準,不過國內養豬維持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
但林祖嘉卻認為,因為美國不在CPTPP會員裡,其他國家也非萊豬出口國,所以CPTPP跟萊豬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他直指農委會的說法並不合理,萊豬是個別國家對美國的承諾,而非加入國際組織的門票。
杜巧霞則分析,進口萊豬與參加CPTPP,照理說是沒有連帶關係。但她補充,台灣要參與這些國際貿易組織,美國背後的支持依舊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難以拒絕的請求
杜巧霞也表示,除非能舉證我國對豬肉飲食有特殊的習慣,否則進口萊牛卻不進萊豬的決定,並不符合WTO的規範。而且所謂「台灣特殊的飲食習慣」,也要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如食用量與食用次數、萊劑的殘留等,得到數據說明台灣人真的會因為萊豬而有很高的健康風險。並將實驗數據送至國際機構,才能有正當的理由不進口萊豬。
但台灣還是有「保障國內消費者健康,又符合美國要求」的辦法。她說,第一個是「加強檢驗」、第二個是「作出明確標示」。若仍舊有消費者會感到不放心的話,讓消費者自己能夠自主作決定是否購買。
延伸閱讀:
《四大公投系列二之1》萊豬正反論辯! 健康、經濟成核心戰場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7-VRc1
《四大公投系列二之2》進口肉品愛恨史 讓不讓萊豬來?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7-q8NU
《四大公投系列一之1》核四正反激辯 缺電問題被放大?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4-jQdx
《四大公投系列一之2》核四歷史一次看 12月公投決定命運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4-0xmu
《四大公投系列一之3》重啟核四可能嗎? 台電、專家對質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4-i9CL
《四大公投系列三之1》公民權保衛戰!學者交鋒公投綁大選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8-blV5
《四大公投系列三之2》公投綁大選自打臉 藍綠立場互換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8-6Uhi
《四大公投系列三之3》綁大選若通過 學者:恐遭政府冷處理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1108-ff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