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不作為或刻意放任不動產炒作,令每一代年輕人淪為屋奴苦勞,而且30年來每下愈況。(中央社)](/system/assets/images/000/067/538/big/%E6%94%BF%E5%BA%9C%E7%9A%84%E4%B8%8D%E4%BD%9C%E7%82%BA%E6%88%96%E5%88%BB%E6%84%8F%E6%94%BE%E4%BB%BB%E4%B8%8D%E5%8B%95%E7%94%A2%E7%82%92%E4%BD%9C%EF%BC%8C%E4%BB%A4%E6%AF%8F%E4%B8%80%E4%BB%A3%E5%B9%B4%E8%BC%95%E4%BA%BA%E6%B7%AA%E7%82%BA%E5%B1%8B%E5%A5%B4%E8%8B%A6%E5%8B%9E%EF%BC%8C%E8%80%8C%E4%B8%9430%E5%B9%B4%E4%BE%86%E6%AF%8F%E4%B8%8B%E6%84%88%E6%B3%81%E3%80%82%28%E4%B8%AD%E5%A4%AE%E7%A4%BE%29.jpg?1631770827)
【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特稿】30餘年來,台灣的每一代年輕人,都在追著高房價跑!國民黨在李登輝時期放任台幣升值、游資泛濫(公共設施保留地大筆資金出籠),造成台灣錢淹腳目的假相,也造成房價大漲,是年輕人開始追逐高房價的始作俑者;而後國、民兩黨輪流執政,依舊不思從根本制度解決,讓每一世代沒有家世背景的年輕人,永遠成了台灣社會的房奴苦勞。
1989年因不動產炒作、房價暴漲而衍生了無殼蝸牛運動,至今已30餘年;自那時起,每一世代的年輕人,總是要抱怨高房價;但一邊抱怨,一邊仍要節衣縮食購買住宅,以免過了幾年又更買不起、或是錯失了房價高漲的賺錢機會。
兩黨輪替皆成房價幫兇
而每次政黨輪替,在野黨就抨擊政府住宅政策的不當,等到執政後,又淪為房價高漲的幫兇。到底政府是不為或是不能?更甚至,執政者是否刻意放任金融與不動產財團,讓年輕人買不起房而長期淪為屋奴苦勞族,以遂行金權統治?
政府不作為,害慘年輕人。早自1989年,台灣省住都處或縣市政府國宅局,都曾不斷去考察新加坡組屋政策,當時,台灣與韓國、新加坡、香港併稱亞洲四小龍,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甚至可居四小龍之首。然而,時至今日,台灣的人均GDP卻遠遠落後其他三國,早被其他國家視為四小龍之外。
台灣早在四小龍之外
依據2020年的統計,新加坡人均GDP為58902美元,香港為46753美元,韓國(南韓)31497美元;台灣僅為28306美元。而依據去年公布的數字,韓國大學畢業生在規模逾500名員工的企業薪資,年薪約合新台幣86萬元,平均每月超過新台幣7萬元。韓國年輕人薪資還比台灣年輕人高出2倍以上。
新加坡這30年來,人均所得能夠達近6萬美元,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就在於組屋政策讓年輕人在30餘歲結婚或單身時,透過公積金制度,都可以輕鬆買到自己的房子。年輕人每月住房負擔為自己所得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以下,其餘所得便可以多用於追求自我成長、提升生活品質、加強子女教育上。
刻意不作為 年輕人成苦勞
然而,台灣政府各級機關,不是不懂組屋政策對釋放年輕人積極創新的重要性,從不實施積極政策;至今,台灣的社會住宅比例不僅遠低於英、歐、芙等國家,也遠低於日本、韓國。造成年輕人不但薪資所得低,還要將大部分所得積蓄花在住屋需求上。
政府的不作為或刻意放任不動產炒作,令每一代年輕人淪為屋奴苦勞,而且30年來每下愈況(因所得不增而房價日漲),如此惡性循環,台灣怎麼可能具有競爭力與創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