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失業刻不容緩 中央應勇於放寛管制

劉東皋 2021/07/25 14:09 點閱 3541 次
中央雖將防疫警戒降至二級,但室內外人數管制卻比原二級警戒嚴格,對於救內需以提升就業率,效果仍有限。(中央社)
中央雖將防疫警戒降至二級,但室內外人數管制卻比原二級警戒嚴格,對於救內需以提升就業率,效果仍有限。(中央社)

【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特稿】台灣6月份失率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但經濟成長率預期卻超過5%,如此弔詭的數字,顯示台灣內需服務業就業人口受創慘重,多數基層勞工生活苦不堪言。

隨著勞工失業率上升,預期社會問題將隨之增加,治安也恐更加敗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雖然將三級警戒降至二級,有心讓內需經濟稍微提振,但力道不足,或應更加放寬限制,以提升就業。

應正視失業警訊

與原有的二級警戒規定比較,此次雖降為二級,但規定更嚴格。原二級警戒規定,禁止室內100人、室外500人以上的活動;這次的二級警戒,卻禁止室內50人、室外100人以上的活動;且除了用餐,出外皆需戴口罩。

三級警戒不過兩個月的時間,5、6月份的失業率便迭創新高;後續畢業人潮陸續投入就業市場,預期7月失業率會更高,其衍生的問題較去年防疫期間來得更嚴重。

5月失業率4.11%,已是7年半以來新高,6月失業率4.8%更來到10年新高。學者林祖嘉日前分析,加上部分工時工作者人數由4月份的19萬人暴增到5月的79萬人,6月更達98萬人;放無薪假的人數恐遠遠被低估。加上勞動參與率也下降,表示有不少找工作碰壁的人乾脆放棄找工作,實質失業率應更高。

經濟反而逆成長

相反的是,中經院最近預測,台灣經濟全年成長率達5.16%,較4月份預估的4.8%大幅上修。主計處6月初也預測,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也將達5.63%,第二季預測值更達6.93%,顯然製造與外銷產業帶動了經濟動能。

台灣外銷產業佳,疫情也為日用、食品與物流業帶來一波消費熱潮,但多數觀光、餐飲、休閒事業卻受到嚴重衝擊,如今台灣服務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達6成,農業約僅5%,工業則約35%左右。多數基層服務業失業人口再如何轉移,都恐難被工業部門所吸納。

失業與通膨俱升隱憂

失業人口驟升,加上通貨膨脹率上揚,若不能即時解決而任其惡化,必然衍生種種社會問題,後續則恐將帶來嚴重的治安敗壞。從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同時提升的現象看,台灣隱藏的貧富差距日大的未爆彈,恐也可能被引爆。

政府不能刻意以經濟成長率高而粉飾太平,在拯救失業率上,必須加重力道。既然防疫警戒已降級,在國內疫情下降、邊境管制已嚴防下,除了戶外須戴口罩的規定有其必要外,對於室內外的人員限制,應更加放寬或與原2級警戒相同,讓更多內需服務業得以復甦,並雇用更多服務人員。

總之,中央不能再僅以醫學及防疫的角度看問題,而必須站在更高層(如行政院)角度,衡量防疫與救內需(失業)之利弊,勇於承擔起政治決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