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geopolitics of global business
美國、中國的中小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快速發展,打破以大企業為主的經濟常態,使社會產生了競爭活力,同時大型企業也因此不斷地推陳出新,並創造經濟成長,並與各國拉開經濟競爭力的差距。
未來其他國家若無法跟上美、中的發展趨勢,恐怕全球的經濟區域發展差異將更加懸殊。
中小企業的崛起帶來超乎專家預測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而大流行後的商業世界也將與過去20年所預測的大大不同。就目前而言,科技公司已占全球股市市值的四分之一,且商業的地域分配也將前所未有的不平衡,美國與中國的公司快速崛起,而歐洲則明顯下降。
美國與中國小型公司的崛起可說是始料未及,大公司也將不再是市場的絕對領導者,「獨角獸企業」在美國與中國大量出現,並創造大量的市值,而過去領導世界經濟的歐洲則深受歐債與其他政治因素影響,錯失了最佳發展機會。
換言之,美國與中國在過去25年間,透過創造性破壞掌握經濟、發展獨角獸企業的良機,在這段期間創建、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 19 家公司中,有 9 家在美國、8 家在中國,歐洲則是一家也沒有。
獨角獸企業的出現也在挑戰著各領域傳統商業巨頭的主導地位,以蘋果與阿里巴巴等成熟的科技巨頭為例,新創公司Snap、PayPal、美團和拼多多等科技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發展上也就變得更加積極。
在中國的案例中,為了讓某些技術能夠在國內自給自足、不受外國企業箝制,中央政府反而開始選擇保護大型企業,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企業因為受到新創公司的過度競爭而衰弱。
總體而言,美國與中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伴隨了大量的經濟成長,但是否能繼續維持這樣的產業活性仍是未知數,如果各國也能跟上此一趨勢, 20 年後世界最有價值的公司名單將大洗牌。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1/06/05/the-new-geopolitics-of-global-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