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從《郵報:密戰》看危機就是轉機

梁良 2021/05/23 13:50 點閱 4178 次

最近一周,台灣已連續7天本土確診案例破百,最高一天達300多例,三級防疫警戒區域從雙北市迅速推廣至全國各地區,到處封城封區,每個人一出門就規定必須戴口罩,否則重罸。頓時間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己從「抗疫模範生」頓時淪為「神話破滅的國際笑話」。

誰活在「平行時空」?

而在同一段時間,歐美多國紛紛傳來解封重啓的好消息,好像疫情真的已受控制,而且正逐漸平息。在電視新聞中,我看到法國總統馬克宏親自示範在巴黎的戶外咖啡廳跟朋友聚會,不戴口罩近距離聊天,而當天公佈的法國確診人數超過1萬!

疫苗生產大國的美國,截至5月12日止,已有約1.5億人接種至少一劑疫苗,施打人數占全美人口1/3,故CDC近日更新防疫指南,指出已完成疫苗接種者可不受限制恢復正常生活,不需配戴口罩,也不用保持社交距離,但在當天公佈的美國確診人數超過3萬!

為提高已下挫的疫苗接種率,美國多個州和城市正祭出送現金送奬品的利誘措施,看起來頗有點荒謬的喜感。

這兩個國家跟台灣相比較,到底那裡是疫情更嚴重的地方?現在似乎輪到他們活在「平行時空」了!

有心人的「語言偽術」

如今,「大外宣」早已不是中國媒體的專利,過去我們曾經深信過其「公信力」的一些國際主流傳媒,都紛紛為了他們的政治立場、經濟利益、甚或諸多說不出口的原因而自毀長城,不時封殺立場不同的新聞和言論,甚至製造Fake News混淆視聽。

時至今日,更令我們懷念那些有風骨的「真媒體」的可貴,例如換老闆之前的《華盛頓郵報》。在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於2013年以2.5億美元全額收購之前,這份創刊於1877年的百年大報是美國人的驕傲,也是媒體人發揮「第四權」的典範。《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根據「深喉嚨」提供的線索,在報社鼎力支持下,聯手扳倒了在位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此事已成為美國政治史與新聞史中不能抹殺的一頁。

《郵報:密戰》的故事

而以「水門事件」為題材拍攝的名片《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6)更是家喻戶曉。不過本文想介紹另一部探討新聞業經營者如何把持其風骨的代表作《郵報:密戰》(The Post,2017)。

這部充滿 "old school精神"的長片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梅莉史翠普扮演全片的核心人物--《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湯姆漢克斯則飾演報社總編輯班布萊德利。

劇情描述在越戰初期,時任國防部長的麥納馬拉派人做了一份詳盡的評估報告《美國-越南關係,1945-1967:國防部的研究》,他深知戰爭無望,還將這個看法透露給隨行的分析師丹尼爾艾爾斯伯格。數年後,丹尼爾到國防部的智庫蘭德公司任職,他將報告內容影印泄漏給《紐約時報》的記者,是為開創了政治泄密歷史的「五角大廈文件」。

當時,《華盛頓郵報》的新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剛經歷父喪和丈夫的自殺,非自願地從男人手上接下這個新聞事業,其實她全無實務經驗,有賴布萊德利等人相助。

一名郵報編輯正好是丹尼爾艾爾斯伯格的前同事,他也從丹尼爾手上取得了一份「五角大廈文件」。此時出現了跟《紐約時報》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華盛頓郵報》如能搶先推出這個勢必轟動的爆炸性新聞,則報社聲譽將會一飛沖天。

但報社高層同時也收到風聲,只要那個報紙敢刊登這條新聞,勢必會受到尼克森政府的起訴,凱瑟琳葛蘭姆很可能會因此喪失報社以及她個人在上流社會中建立的名媛地位。

更尷尬的是,凱瑟琳跟麥納馬拉本人有深厚的私交,她在「公」與「私」之間該如何取捨?經過一番權衡,葛蘭姆夫人勇往直前對她的同僚說: "let's do it",於是才有了日後華盛頓郵報一連串令人稱頌的故事。

危機就是轉機

常說「危機就是轉機」,面臨危機出現,最能考驗一個人或一個媒體是否夠沉著冷靜?是否能沈時度勢、靈活應變?更重要的是否能堅持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後疫情時代,「變幻無常」、「真假難分」已成為一種新常態。我們要通過這場考驗,需要再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