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春季青年閱讀系列之4〉科學革命的結構與典範(曾心妤/逢甲大學學生)

魏國彥 2021/05/11 11:23 點閱 4449 次

孔恩(Thomas S.Kuh)在1970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近50年來在科學界與哲學界產生重要影響,他所提出的「典範轉移」與「另類思考」也融入了我們日常語彙。

科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內涵,作者的敘事方式與連貫手法,引領我在變革與事件的時空中穿梭,讓從生活萃取出來的科學,能夠再次融入生活,猶如一部以「科學革命」為名的電影,在我的思緒中播送。

「科學」總被強加艱澀的頭銜,主要是缺乏親身體驗與發現的契機,在填鴨式教育的考試制度下,快捷的精簡定義與公式成為教學主流,讓科學逐漸碎片化,變得不知其所以然。

多年以後,才驚覺科學的世界之於人生的時間序列,真是不該如此短見的。

「我們總是無中生有、自以為是。」那些令我們感到灰心又失望透徹的,究竟是事物的本身,還是被我們高估的期待呢?「科學的進展並不是一條通往真理的直線,而是脫離不妥當世界觀的互動。」書中如是說。

如果把演化縮短成一場場的人生,在道不同的各奔前程以後,地理區隔條件產生,在彼時空一時失去牽絆的「我們」,必將演化出各式不同的你我。

在人生的演化過程中,總會丟失一些別人和拋棄一些自我,「放棄一些先前的標準信仰和程序,以新成分取代原先典範中的那些成分」,或許我們選擇從相遇到堆疊成厚交的意義,是為了成就人生階段自我認同的「真理」。

我們都畏懼掌控之外的不測,若我們認同的真理──亦即所遵循的「典範」──遭遇衝擊,當信念開始飄忽長成自我懷疑,導致結構逐漸崩塌,該如何得到救贖?原來人生的進程,是一次次的典範轉移所構成的。

年紀稍長後,對於世界的運行與變化開始有了不同的感受,也許這個世界沒有變,改變的-是我看待世界的眼光,進而以新的方式與這個世界互動。

「發現並不在進展順利時發生,而是進展不如預期,冒出始料未及的新奇現象。」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所謂的「正確」,也不知道當前的典範可以走得多久遠,隨著時空趨變,當初我們所堅信都可能被取代、抹滅,猶如在叛逆時期的輕狂歲月,難以理解長輩事事反對的癥結一般。

時光荏苒,讀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我對人生歲月的轉移有了新認識,也釋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