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如果航運業是一個國家,他的總碳排放量是在德國之後,高居全球第七」!全球航運業碳排放約佔2%,航運業集團日前共同呼籲,要各國政府收碳稅,他們稱稅收會讓航運公司加大投資新技術,減低碳排放,這項提議也算是彌補國際海事組織的無為。不過,整體來說增加碳稅,轉嫁成本應該會到消費者身上,資金壓力較可能影響小公司。
航運碳排居高不下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碳排放量一直都是防止氣候變遷的焦點,美國能源部二氧化碳訊息分析中心指出,全球航運業總和的碳排放約佔2%,排名位於全球第七高,僅落後於中、美、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及德國,佔比如此之高,卻未被列入《巴黎氣候協定》的規章內,成為碳排放的一大難題。
據《當時議案》,聯合國監管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MO)應該提出一些規章,彌補《巴黎協定》未規範到航運業的問題,但IMO提出的碳排放量限制相當離譜,對比《巴黎協定》非常寬鬆,被環團痛批會增加污染。
至少2年協商完善
對此,代表全球航運90%的國際航運集團(ICS)出面表態,最可行的做法就是各國制定碳稅,增加的稅收會讓航運業評估,是否把稅收轉化成投資成本,改研發新技術減少碳排放,目前計劃是由ICS小組領銜,最快趕在2023年前啟動。
兩年的時限是無可避免的,由於增額稅收或說投資新技術都對航運公司帶來額外成本,這些成本通常會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對仰賴出口的經濟體是一大打擊,各環節都還需要配套措施。
但也有人擔心,計畫會直接影響到小航運公司,如何讓他們保有競爭力很重要,德國專家麥克金南表示,基於市場考量,各國可能會考慮對這些遵守減少碳排放計畫的業者更多的財政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