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世界〉鹽的效用與食用

劉公典 2021/04/13 09:45 點閱 3881 次
舊約和新約中的盟約,經常以鹽密封,而救贖(salvation)一字也出自鹽的字根。(網路截圖)
舊約和新約中的盟約,經常以鹽密封,而救贖(salvation)一字也出自鹽的字根。(網路截圖)

在基督教的聖經中,包括新舊約至少有40處以上提到鹽。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過於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的妻子在逃離所多瑪毀滅之災時,因捨不得回頭看了一眼,而變成鹽柱的故事。還有耶穌勸勉祂的門徒要做「世上的鹽」,那是因為鹽象徵能使人免受罪惡敗壞的力量。

同時,鹽也有不同文化與經濟的深度意涵。例如鹽在印度是吉祥的象徵,甘地解放印度時,即以步行到海邊及為窮人收集免稅鹽作為象徵。早期配給羅馬士兵的鹽,稱為「salarium argentum」,是英語單字「薪資(salary)」的由來。英文沙拉「salad」一字也源自鹽,始於早期羅馬人鹽醃蔬菜的過程。其它從「sal」衍生的字,還有「sauce (醬)」和「sausage (香腸)」。

不可或缺的元素

舊約和新約中的盟約,經常以鹽密封,而救贖(salvation)一字也出自鹽的字根。另外,表達「不稱職、不勝任(not worth his salt)」的說法,則與古希臘用奴隸交換鹽的習俗有關。

鹽其實很不簡單,它不止是放在餐桌上用來調味的白色結晶顆粒,更是人類和許多動植物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近10年來,世衛組織(WHO)建議平常人的鈉攝取量是每日少於2.0克、鉀攝取量是每日大於3.51克。據說拿破崙在1812年撤離莫斯科時,有數千名士兵就是因為傷口缺乏鹽無法癒合而喪生。這樣說來,鹽能夠發揮什麼醫療效果呢?

一般人或許以為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但依據科學定義,只要是金屬陽離子(像是鈉、鉀、鐵...)與酸根陰離子(像是氯、溴、碘、硫酸根、草酸根、碳酸根...)結合的化合物,都一律稱為『鹽類』。這也是我們在市場上,會發現許多讓人眼花撩亂,造成選擇困難,像是海鹽、岩鹽、土鹽或湖鹽的原因。

食低鉀、低鈉

因此在選購食鹽時,不要只看包裝精美,更應該細讀商品的成份及含量標示,確定自己是否是不適合吃到含鉀量較高的腎臟病患族群,是應該選擇低鈉鹽的心血管病患族群,是必須避開礦物質含量較多,像岩鹽及玫瑰鹽的易結石族群,還是不可以吃到碘鹽的甲狀腺、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族群。

在生理機轉上,鈉鉀對維持細胞穩定非常關鍵。鈉離子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而鉀離子是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它們會在細胞內、外不斷運動。大多數代謝過程都必須依賴電解質功能,它們會影響滲透壓、體液室內水分佈、pH、心臟調節、骨骼、肌肉收縮、電子傳輸、酵素作用。像是佔全球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CVD)正是因為鈉鉀不平衡造成。

注意攝取比例

根據早年一項由32個國家20-59歲成年人所組成的大型全球流行病學研究(INTERSALT)顯示,降低鈉鉀(Na:K)攝入比例,對于降低血壓,從而降低CVD和死亡率的效果,比單獨處理鈉或鉀的作用更加顯著。

因此想要維持身體健康,並非單獨考慮鈉或鉀的攝取,而是應該更廣泛考慮整體電解質及礦物質在身體中的攝取與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