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張庭維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世界經濟論壇快要變成世界環境論壇了,原因是世界經濟論壇裡前5名的經濟風險都與環境氣候有關。換言之,經濟成長的風險,不是現在的疫情,而是來自於氣候變遷的挑戰,前五名風險,歸納起來有三個是天災,兩個是人禍。
包括極端的天氣、各國對於氣候變遷的調適失敗,以及重大的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或是森林大火,這三個是天災;另外兩個人禍是有關於生物多樣性的流失、生態系統的瓦解,所造成的產業的傷害,這是人為對環境的汙染造成的傷害。
所以能做一個簡單的結論,如果企業生意要好,國家經濟要發展,不得不重視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損失,再加上現在全球的金融業也重新緊縮信用的風險,如果企業不因應環境變遷,沒有預先規劃相關節能減碳措施,那銀行可能就不會貸款給你,或者是把信用評等降低。
這算是威脅與利誘兼具,想請兩位專家分析,這幾年來的世界經濟論壇都發現極端氣候跟氣候變遷的問題將嚴重衝擊未來經濟的發展,先請賈博士分享。
氣候變遷衝擊全球經濟
賈新興:沒錯,世界經濟論壇在過去10多年來的報告中都指出,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對全球經濟體的衝擊將難以想像。從2016年開始到今年的報告都顯示,極端天氣事件都是風險排行的第一名。
例如像今年美國德州的2月冰風暴,讓整個科技業半導體晶片大受影響,德州的民生基礎建設都受到極大的衝擊跟破壞。
那為什麼極端天事件愈來愈頻繁?最主要跟人類對於氣候變遷的減緩跟調適行動有關,目前全球各國在減碳上的作為都是不及格的,所以造成地球暖化的現象持續上升。
世界經濟論壇中也特別提到,對於經濟衝擊最大的第二名就是氣候行動的失敗,以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關,所以種種因素串聯起來,可以看出在經濟的議題上,跟整個氣候變遷環境的問題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各國都特別關注。
問:也請汪教授分析?
都市首當其衝
汪中和:世界經濟論壇每一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會議,吸引全世界的企業、政治人物、媒體,以及關切環境的環保人士參與。從每年公布的報告可以看出,環境的退化是目前帶給全球經濟衝擊最大的因素。衝擊到的不只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波及經濟發展,以及企業未來的前景。
因此,環境退化是地球上面每一位公民都得面對的重大課題,現在又與疫情結合,帶來的衝擊可以說是疊加的。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也特別針對新冠疫情,提升了風險指數以外,還提到因為疫情的發生讓全球面臨新的風險,就是現在城市化程度高,全球有55%約43億人口生活在都市環境。
平常都市資源多、生活便利,但一碰上疫情侵襲,各國大都市無不停擺封城,生活步調停滯,帶來不小的衝擊。因此也促進了數位化的發展,工作上用視訊會議,生活物資多用網購外送。
但經濟論壇也指出,全世界有將近45%的人,他們的寬頻互聯網技術是完全不足的,無法在疫情數位化的浪潮下跟緊腳步。對於基礎建設好的國家,像歐美、中國大陸、台灣等衝擊就比較小,但對那些弱勢的貧困國家帶來的衝擊就會更大。
問:沒錯,剛有提到這5個主要的風險,裡面有三個是天災,面對氣候變遷跟大自然的重大災害,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先做?因為天災真的是很難預防,剛剛提到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甚至森林大火恐怕都不是一般尋常能老百姓能夠抵擋,但或能仰賴政府超前部署?
天災的預防與應對
汪中和:面對氣候暖化,就像面對一場戰爭一樣,在戰爭的環境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強化自己的保護能力。現在最急迫的就是面對一定會到來的氣候衝擊,我們要把基礎建設進一步強化,讓未來遭受的影響跟傷害能降到最低。
問:好比做好哪些基礎建設?
汪中和:譬如,為防止無預警的豪大雨,在容易淹水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做好排水設施,而高溫對於能源的供應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在高溫的環境需要非常好的空調,維持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也是國家現在最重要的工作。
第三,像是颱風的侵襲,這在氣象雷達上都可以看得到它的威力不斷的加強,衝擊不斷的提高,所以防災能力一定要很到位,因此強化我們的基礎建設是政府非做不可的政策。
未來還有更可怕的潛在風險,就是海平面不斷地上升,沿海低窪地區恐被海水淹沒,將來一定要撤守,政府從現在就得做好提前規劃,否則一定承受不住這樣的傷害跟衝擊。
問:太好了,汪老師特別提到一點就是戰爭必會來,暖化災難已經無法避免,我們不能再心存僥倖,政府也應該像防疫一樣,對氣候危機超前部署。請問賈博士的看法?
預警系統偵測與部署
賈新興:我覺得,面對這個氣候變遷的衝擊跟影響得有最壞的打算,但也要有最好的準備。對於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像高溫熱浪、寒害,或是乾旱等等,是可以被預測的,所以我認為各國都要做好天災的預警系統。
得知極端天氣可能發生時,政府要隨著預測的資訊,做快速的因應跟調整。舉個例,已經預測到颱風要襲台,政府就得趕緊部署,進行防災整備工作。預測到乾旱將發生,要如何進行水資源的調度管理,還有節約用水的措施,這些都需要執行得更徹底,而不是空有最新預測資訊,但後續執行卻無法落實,防範天災從國家到百姓都要採取行動。
每一次的災害所造成的衝擊和影響都不相同,都要再重新去檢討,這次的行動是不是有效減緩災害衝擊?如果效果很好,那未來可以再繼續維持且加以改良,若成效差就要找出原因,並且研擬更好的做法。
所以基本上,我認為要有這三個基本要件:建立有效的預警系統、採取正確的防災作為,最終檢討方案是不是需要再精進或改善等;如此才能在每場天災中累積經驗,也檢視國家的防災應變力。
剛剛汪老師也有提到,對於極端氣候的威脅,政府必須擬定長遠的政策,特別是基礎建設方面一定要做好,從過去幾次的天災可以看到,同樣是颱風侵襲,但在日本登陸,和在非洲登陸,所造成人命財產的損失就非常不同。國家整體基礎建設的發展非常重要,那也體現當天災來臨時,國家對於災害的韌性。
問:最後有關於人禍,一個是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破壞,另外就是環境的污染。請教兩位專家,如何避免人禍?
如何避免人禍
汪中和:以最近台灣最夯的桃園藻礁來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鮮活的例子,藻礁是台灣生態環境非常重要的據點,也是生物多樣性代表的一環。但是為了要發展天然氣的能源,要建立第三接收站,但是政府選址上做了錯誤的選擇,這是當初在開始推動三接前的評估天然氣工作就該避免的。
生物多樣性就代表著地球的健康,沒有健康的地球,就沒有人類的未來,所以我認為,任何一個國家要長遠發展的話,維持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健康,都是最優先的選擇。
賈新興:確實,環境的議題近年來備受重視,在經濟發展跟環境開發的過程中,是否把地球的資源當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永遠認為地球的資源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最終只會招致更多的損失。
隨著極端天氣事件愈發頻繁,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也更嚴重,可以看到地球已經發出聲音了。所以在面對環境跟經濟議題的時候,我還是要強調一點,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抉擇,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但我們在面臨經濟的兩難時,常又常背道而馳。
在歐洲,歐盟國家已經起了很好的示範。他們在環境議題上,寧願用更貴的綠色能源,像是發展太陽能、地熱發電等,他們可以這樣做,那我們為何不可?是不是能有更多國家去響應,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問:謝謝兩位專家學者提供這麼寶貴的意見,希望政府能夠注意到氣候風險的急迫性,不光只是在疫情上能超前部署,在環境的議題上,更須要提早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