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大於對抗 拜登對中有別於川普(20210304 黃介正)

醒報編輯部 2021/03/07 18:09 點閱 159371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所教授)
記錄與整理:呂翔禾
問(主持人林意玲,以下簡稱問):自從拜登上台以後,許多國際輿論都在分析,到底拜登的中國政策是怎麼樣,是不是能夠川規拜隨?第二,因為美國跟中國之間很多恩怨情仇的糾纏,新的拜登政府組織完一個多月以來,從他幕僚及他的一些發言,我們請黃老師幫忙分析,拜登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中國,是不是兩面手法?

合作、競爭、對抗三招

黃介正: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政策跟川普不太一樣。川普比較聚焦在強權對抗、競爭,他從貿易到意識形態、全方位的競爭情況。至於拜登政府,看得出來他是三位一體組合,也就是合作、競爭、對抗三個都有,在不同的領域採取不同的策略。

拜登總統破天荒的在3月4日的凌晨公佈「暫行」國家安全戰略方針,過去都是美國總統依法在就職一年多後,公布正式的國家安全戰略。但是拜登總統在就職差不多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馬上公佈了一個暫行的方針,總共23頁,基本上就是闡述美國對中國的政策。

合作意願大於對抗

合作的項目看起來,拜登政府希望跟中國能撥亂反正,把過去所忽略的合作帶回來。我個人感覺,拜登政府希望合作的意願大於對抗,但是會進入持續發展雙邊關係的長期態勢,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拜登跟川普相較會比較緩和,但是美中關係過去的交往政策,基本上是回不去的。

問:謝謝黃老師的分析,進一步請教2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川普的政治看起來是很單一的對抗,但是拜登對中國比較有策略,您同意嗎?

打組合拳要變招式

黃:他運用較多的政策工具,所以對國安團隊來講,可能也會比較辛苦。打組合拳的話,隨時要換招式,不像過去逢中必反,相對來講,純對抗的川普時期的政策對美國來講比較輕鬆,川普總統對中共的政策也比較好分析,只是,這會讓美國的一些不願意選邊站的盟友感覺無所適從。

問:是的,第2個問題請教,剛剛您提到有23頁的對中共的暫行國家方針,會不會把策略公開放檯面上,不怕中共知道、或是預備因應措施?

黃:這個戰略方針基本上是講大原則,所以對外公布也無所謂,因為美國從1986年的國防部重組法裡面的條文,有要求美國總統要定期的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從雷根總統到現在,每一任的總統都有公佈,只是有些總統比較守規矩,按時公布,有些就不按時公布。

讓外界先了解美國

像川普總統做了4年,他只公布一份2017年12月的國家安全戰略,而拜登政府現在還沒有正式版本,就先公佈了大原則的暫行版。我覺得他是想要讓美國的盟友跟敵手都能夠了解,美國未來在拜登治下要走的方向,讓大家早一點知道他的思維,同時也給美國的涉外部門一個指導方針,讓大家有所遵循。

問:第三個想請教的就是,看起來拜登政策跟川普很大的不同,就是比較以合作代替或是大於對抗的關係。是不是美國,或是拜登政府認為,與中國合作對美國的利益,大過對抗的利益?

黃:因為美國跟中國的全面對抗,其實對美國自己內部產生很多衝擊,從國際組織上對美國的衝擊,也影響到美國農業州農民的實質開銷與收入。

合作並非無條件

以拜登的團隊的傳統思維,無論是認定他們為建制派,或者是從2018年開始,目前拜登所任命的政務官。在過去兩到三年公開發表的政策論述來看,顯然拜登政府是認為不要採取全面對抗的手段,但是對於合作的部分,他們還是堅持是有原則的、有紀律的合作。

也就是說,這些合作並不是說敞開雙臂、沒有條件,合作還是有條件的,最起碼我覺得,拜登政府一方面認為全面對抗對美國並沒有利,第二就是拜登政府認為,處理對中關係的複雜程度,超過以前冷戰時期對抗蘇聯的程度。

第三,以前述發表的暫行國安戰略方針的內涵來看,基本上等於是發給北京一個認證,認證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也認證了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上的大國強權地位。

問:請教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美國要跟中國對抗的話,在科技方面應該是大家最矚目的。最近有消息顯示,拜登要聯合七大工業國,直接向中國發起科技戰,光美國的力量還不足以對抗中國,還要增加更多的工業國一起對抗中國?

但川普時代美國跟盟國的關係不是非常親密,拜登上台以後能夠聯合盟友嗎?或是哪些盟友比較可能與她聯合,對中國發起科技戰?

拜登「合縱抗秦」

黃:目前拜登的proposal在科技上面來看,有點類似「合縱抗秦」的味道,但又不太一樣,因為當時六國合縱抗秦,是六國相對於秦都比較弱,而美國其實目前來講還是世界霸權。

所以我從幾個角度來分析:美國這樣做就證實,美國認為要在世界維持領導地位,就必須在科技上面,尤其是高新科技上,拉開跟中國的距離,不要讓中國在科技上面能夠追趕美國,成為美國的對手。

鄧小平在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掌握科技就掌握權力。」所以美國著重在科技領先上面,基本上是合乎邏輯,而且基本上可能做到。

第二個就是形成科技的同盟來圍堵中國,用打群架的方式,不論是減緩中國追趕的速度,或者使盟國之間的科技發展能夠更快速。

從實質邏輯性來看,其實也是要拉大美國跟中國科技實力的距離,這種作法以目前先進民主國家來講,如果大家真心合作、團結一致的話,是可以保持比較大幅度的領先。

中國仍會繼續發展

只是中國很大,聰明的人也很多,科技在全球化、資訊化的時代,沒辦法搞自主發展,或者是完全跟外界隔絕,中國的科技會不斷的往前發展追趕,到底拜登政府科技圍堵的方式,能不能夠做到他們所期待的效果,其實是可以打一個大問號。

不過總體來講,美國目前採取的戰略方向是正確的,因為科技遙遙領先,才能夠保持美國的霸權地位。

問:最後想請教一下黃教授,整體來看,美國拜登的態度已經如此清楚的話,那中國會用什麼方式,對抗拜登政府的新政策呢?

美中對抗長期問題

黃:經過川普四年的折騰以後,我相信從差不多1990年代末期,中國在科技上面對美國的追趕的一些手段,恐怕就不好施展,包括智慧財產權的侵權、網路竊取美國重要實驗室的先進技術。

美國現在把很多缺口都堵起來了。川普還把所有到美國學習先進技術的中國留學生簽證都取消掉。

雖然中國學的比較慢,不過藉由現代的全球化以及網路,我相信知識是沒有辦法被阻絕的,中國仍然持續發展自己特殊需要的高新技術。科技的競爭不會停止,關鍵就是要看哪方面資金足、哪方面人才夠,另外一個就是政治的穩定度,美國和中國各有擅長。所以競爭會是非常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