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換使用目的 就是活化蚊子館?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25229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行政院工程會列管的蚊子館日漸減少,日前有學者質疑這是因為未納入國防部與教育部列管之閒置設施,國民黨立委也紛紛質疑,帳面上數字看起來變少,但之所以會形成蚊子館,是因為各機關原本規畫的想法與事實脫軌,若不解決根本,蚊子館恐難根絕。
工程會主委吳澤成則表示,公共建設之所以成為蚊子館,就是因為原來功能已經消失、喪失,活化的過程會讓其功能與用途改變,工程會也會觀察新功能使用程度,盼外界別以片面、扭曲想法,加諸活化過程。
回應:行政院工程會列管的蚊子館數減少,許多是靠改名、換使用目的的方式,是否真的達到活化,仍受到外界質疑,如文中立委所說,要真正解決蚊子館問題,在一開始建立公共建設時,就應規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