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人》是一本經典著作,出版於1976年,中文翻譯於1988年問世。讀這本著墨於全球瘟疫史的老書的目的在於(1)蠡測這45年來人們對於傳染病的認識有多大的進步,(2)老書的歷史關照對於現今2021年新冠疫情的防治有無意義?
本書以「緣起」開宗明義,提出傳統歷史學家忽略了傳染病的歷史角色,因而對這個「漏網之魚」與人類社會的互動仔細耙梳。因為疾病主要是由人類體內或體外的寄生蟲所傳播,作者以「微寄生」來闡釋兩者的關係,以「生態平衡」機討論寄主、中間寄主(例如:老鼠、跳蚤)、病菌、病毒之間複雜的互動與消長,而建構出一套傳染病的博奕架構。
簡單說,當病菌或病毒太強烈,可能與中間寄主及人類同歸於盡,而不能延綿壯大。長久下來,「聰明」的微寄生物對於中間寄主無害,而傳到人身上時強烈攻擊,例如瘧疾、傷寒都有這樣的特性。但對人類的危害也不能太過強烈,過強的話,寄生的對象也被消滅殆盡,細菌或病毒就無處寄生繁衍了。
讀第一章到第六章,作者細述:隨著農耕文明發展,人與寄生物親密接觸,歐亞成為瘟疫傳播的大熔爐。公元十三至十六世紀,蒙古帝國征服歐亞,跳蚤和老鼠隨著騎兵的鞍袋和糧草傳染,從太平洋岸傳到裏海海岸。
十五到十七世紀,西班牙的水手與軍隊把病菌與病毒帶到中南美洲,其威力遠勝過刀劍火砲,當地原住民幾乎滅種。有些病菌或病毒原先只寄生於家畜或昆蟲身上,但不定時跨過生物界線,感染人類,初期如星星之火,隨著人口流動成燎原之勢,把大量寄主累死病死,社會流動因而暫時停歇,蒙古帝國西征的腳步因而頓挫。
瘟疫雖然停歇,但是,蝙蝠、野猴、鳥族…身上的病毒還潛伏著,靜悄悄突變著,等待下一個破口。
追昔撫今,來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對於傳染病的認識、保健、醫療都有長足的進步,人類早已不是以前那個蒙昧無知,任憑瘟疫肆的無知對手了。
但是,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樣態可謂推陳出新,因為這病毒有幾個特色:(1)致死率不高,尤其在年輕族群中,而年輕人又是宜動性、群聚性最強的,成了有力傳染媒介。
(2)病毒突變速度快,常常改變基因細節,造成追蹤困難、疫苗效用難保等問題。
相對於這本書所描寫的古老世界,對付新冠病毒2021年的我們有很多新型武器:(1)核酸定序便宜迅速,(2)網路發達,國際資訊流通快,(3)手機定位等雲端技術有利於病患移動路徑及其接觸對象的追蹤,(4)大數據、人工智慧、電腦模擬等技術讓人類能更「聰明」對付瘟疫。
這些都是45年前想像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