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岑談音樂》紀念一位天使的安魂曲

蕭旭岑 2020/12/20 11:16 點閱 5007 次

很多愛樂朋友說,現代音樂不好聽,沒什麼感情,很難入耳。我曾經這樣建議我的朋友:可以聽聽貝爾格(Alban Berg)的小提琴協奏曲,副標題(獻詞)是「紀念一位天使」(德語:Dem Andenken eines Engels)。這是他最後一首作品,雖是寫給一位女孩,也是寫給自己的輓歌。

用理性聽現代音樂

古典音樂進入二十世紀後,逐漸從後期浪漫主義,轉往所謂的「現代樂派」領域,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以及作曲家荀白克為首的無調性手法,與後來發展出來的十二音序等新式作曲方式。音樂不再強調和諧、悅耳,而是以反映人類社會、呈現文明的各種面向問題為主。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現代音樂「不好聽」。我的理解是,要用不同的「聽法」。通常人類聽音樂是感性面向出發,但聽現代音樂,須以理性面向出發。你要期待獲得的,不是浸淫在甜美舒緩的情調,而是讓音符反過來綜整自己,梳理腦袋裡的紋路。相信我,音樂對人類的意義不只是怡情養性,換個聽音樂的心態與角度,你會發現:現代音樂整個好聽起來。

貝爾格現代手法表浪漫

當然,有些寫得很糟的現代音樂,多數是賣弄,或者拼湊音符,那真的難以入耳;但寫得很好的現代音樂很多,值得花時間去追尋、理解,並且享受。而最高段的現代音樂作曲家,他可以將理性排序的音樂注入強烈的抒情性,甚至將浪漫音樂的質素用完全不同的手法表現出來,貝爾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聽貝爾格的音樂,跟我年輕時讀偉大的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很像。你不見得讀得懂,但是讀著很舒服,那是一種靈魂與智性的熨整。例如他的《抒情組曲》弦樂四重奏,作曲語法絕不晦澀難懂,但音樂本身動聽至極。有著現代語彙的外觀,卻洋溢著濃厚的浪漫色彩。

用音符紀念早逝少女

1935年貝爾格受託創作《小提琴協奏曲》,他心念一動,以「紀念一位天使」為題,這位天使就是英年早逝的女孩瑪儂 (Manon Gropius),也是大作曲家馬勒遺孀艾瑪(Alma Mahler)與她的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女兒。貝爾格決定以這首作品當作這位早逝少女的安魂曲,在作品的序言中,他寫到:「把一個年輕女孩的天性轉化為音樂」。

這首曲子雖是以十二音列的理論創作,但是貝爾格善用三和弦成為主題及動機,將現代語法與浪漫色彩揉合得天衣無縫,看似無調,調性隱隱,短短兩個樂章,卻有唯美動人的夕陽之感。貝爾格還將巴哈清唱劇《啊,永恆,雷鳴的話語》中眾贊歌《我心滿足》(Es ist genug)寫入最後樂章,將世俗的死亡轉化昇華,形成動人的輓歌。

寫給自己的輓歌

貝爾格創作完這首曲子不久,4個月後,因被蟲叮咬,感染引發敗血症驟逝,享年不過50歲。這是老天作弄,結果這首安魂曲不單是為瑪儂而寫,也變成同時為自己而寫。和馬勒的《悼亡兒之歌》一樣,原本都是為別人而寫,最後卻返回自身,彷彿冥冥之中,作品預示了自己的命運走向。

對於這首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許多偉大小提琴家都有留下足跡,我推薦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與大作曲家兼指揮家布列茲的合演版本。貝爾格這首天鵝之歌,原意是紀念一位天使的安魂曲,如今那位天使就是作曲家本人,充滿自省又閃閃發光的音符,終將永遠留在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