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打獵冬季科普系列之三》老中青讀《人類世的誕生》

魏國彥 2020/12/10 11:53 點閱 5023 次

年齡不同,讀書的方法不同,目的也不一樣。今年初,我做了一場實驗。

我在台大開了一門「人類世」課程,以一本新出版的科普書《人類世的誕生》當教科書,並增加書中所引用的一些英文學術文獻為指定閱讀。這場閱讀實驗長達四個月。

學生有8位,年齡集中於22到24歲之間;有一位老助教,年齡三十多歲,好學老成,可勉強歸類到「嫩」中年。我呢,退休教授,還沒到「人生七十才開始」,以至於不能返老還童。

清朝人張夢影寫的《幽夢影》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很適合借來當作我的「實驗報告」總結論。

全書將近400頁分成11章,加上「前言」,共有12個單元,我們分六個星期讀完,每星期讀書量將近80頁(因為還加上相關英文論文),我和一位同學另外訂購了英文原文電子書,上課過程中我們也經常中英對照,品評翻譯是否傳神到位,這是一場認真、深入、嚴肅的閱讀。

書本上畫滿了線條、圈圈叉叉、問號與驚嘆號。你如果想知道「人類世」是什麼?有什麼問題?對於現代人類的意義?隨便問我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你的功力可以瞬間增加半甲子,但是,每個人給你的答案保證不同,我們台大自由學風,弟子不必不如師,青出於藍嘛!

書的原作者是兩位英國大學教授,專長為「全球變遷」,學術論文很多,以往我也讀過數篇。寫書的宗旨為「從地質紀錄中,反思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掌握改變未來的契機」。

這兒的「地質紀錄」採廣義解,論人類一定要談到人類的演化,書寫到後半段,進入全球化與現代化,歷史、地理、經濟、工業、貿易等各種議題紛至沓來,越來越發散,做為老師的我也開始失卻準頭,所謂「學而後知不足」,承認「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連帶地,我們也開始扣問原作者的政治立場,有無西方中心主義的偏弊?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相約,未來努力寫一本「人類世:亞洲觀點」。

這本書的翻譯者魏嘉儀,台大地質科學系畢業,以前也修過我的課,因此,一邊讀她的譯文,我一邊在打分數,為自己打分數,為地質系的教育打分數,「教不嚴,師之惰」嘛!翻譯得好,得天下英才,我們與有榮焉!

這本書中文版2019年年底出版,當時我寫了短短的推薦文:「三年多來我一直在籌備編寫一本中文版的人類世,現在有了這本《人類世的誕生》,我就放下筆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