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報導,總統蔡英文日前與多所大學校長餐敘,與會校長轉述,蔡總統會中主動拋出高教學費調漲議題,坦言「這是一個問題」,還說「若能照顧弱勢生,學費調漲不是不能討論」。形同實質凍漲近二十年的高教學費,是否會因總統罕見表態,影響未來高教學費政策走向?
教育部回應,大學調整學雜費宜考量整體經濟環境、弱勢家庭學生負擔、學校教學資源等因素,將和大學進行充分溝通及意見交換,與各界尋求共識;家長團體認為,國立大學拿的是國家預算、也肩負社會責任,經費「應該取之於社會、企業」,不該跟學生拿錢;高教工會表示,學貸人口居高不下,政府應拿更多資源照顧學生;大學則主張,學費調漲可有分級制度,且學費鬆綁,大學才有餘裕照顧更多弱勢生。
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針對此事件有兩點看法:
第一、花4年時間和金錢去讀大學,是一筆很大的投資,預期的投資報酬率是什麼?
台灣對高等教育太過重視,使得大學林立,供過於求。而當「上大學」成為基本配備,人們就得去上大學,才有可能獲得好的工作,這也造成學歷通貨膨脹。在許多行業,真正重要的是一般的智慧、紀律和自我組織的能力,而非專家級的知識。
教育是寶貴的,但主要價值並非提升生產力,而是協助我們培養本身的潛力,擁有更為充實和獨立的人生。台灣的學生花4年時間去取得大學文憑,出社會卻面臨低薪、長工時的惡劣就業環境,這個投資報酬率,真的不太高。
第二、拿到大學文憑,就真能促成個人的階級流動,或更繁榮的社會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如果我們想創造出由全員共享繁榮的社會,教育並不是答案。我們必須直接著手打造這種社會,必須重振勞工過去30年逐漸失去的集體談判權,讓一般勞工與超級明星同樣享有談判權力,為自己爭取良好待遇,不要以為把勞工送入大學接受教育,這樣的社會就會自然成形。大學教育並不保證可以獲得中產階級薪水的工作,甚至不保證一定有工作。」
「取得大學文憑」並不是一切的答案,得靠公民社會的力量來扭轉一面倒的經濟分配,著眼點並不只是社會正義,同時也是立基於經濟考量:總體經濟上,經濟不平等的現象會削弱總體需求,不利於經濟景氣;個體動機上,一個日益不平等的社會,也會削弱一般人努力的意願。
在討論高教學費是否調漲,或調漲後由誰買單之前,或許我們該想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教育真的是一切的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