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不要再汙名化思覺失調患者!」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邱南英24日指出,社會對思覺失調症的汙名化對患者及家庭是另一種傷害,民眾應了解患者除了有妄想等症狀,也飽受情緒、認知症狀所苦。陳紹祖醫生則表示,透過最新型的思覺失調口服藥物(血清素多巴胺調節劑),能兼顧患者的病情及感受。
思覺失調症病狀複雜
台灣思覺失調症終身盛行率約為1%,每百位人口中就有1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邱南英說明,思覺失調症的症狀複雜,包括正性症狀(幻覺、妄想等)、負性症狀(社會退縮、消極懶散等)、認知相關症狀(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及情緒相關症狀(憂鬱、易怒等)。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治療只能專注在減少正性症狀。
DSM-5的思覺失調症的診斷準則:一、妄想、幻覺、解構語言、異常的心理動作行為(例如僵直)及負性症狀(鈍化的情感、無社會性等)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且持續至少1個月;妄想、幻覺或解構語言中至少有1個。二、發病後,工作、人際關係等功能下降。三、有病徵的時期至少持續6個月。
藥物與復建並重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指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治療多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以減少患者出現幻覺等症狀,但是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沒有生活動力,難以回歸社會生活。
「目前最新型的思覺失調口服藥物(血清素多巴胺調節劑),以調節的方式穩定多巴胺及血清素的濃度,使患者可以保留更多的機能。」陳紹祖說,除了改善正性症狀,也改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能參與治療的討論,共同選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思覺失調症患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而是疾病的受害者。 」邱南英說,許多民眾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都具有攻擊性,「這種汙名化對患者及家庭是另一種傷害。」他也鼓勵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囑,接受追蹤,並配合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及社會復建計畫等非藥物治療,相信患者能進入更穩定的治療階段,減少暴力相關事件的發生,順利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