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ssets/images/000/058/826/big/%E9%86%AB%E5%B8%AB%E8%A1%A8%E7%A4%BA%EF%BC%8C%E7%86%B1%E4%B8%AD%E6%9A%91%E6%98%AF%E5%A4%96%E5%9C%A8%E9%AB%98%E6%BA%AB%E7%92%B0%E5%A2%83%E9%80%A0%E6%88%90%E4%BA%BA%E9%AB%94%E7%84%A1%E6%B3%95%E6%AD%A3%E5%B8%B8%E6%95%A3%E7%86%B1%E6%89%80%E8%87%B4%EF%BC%8C%E6%82%A3%E8%80%85%E6%9C%89%E6%99%82%E6%9C%83%E8%A2%AB%E8%AA%A4%E8%AA%8D%E7%82%BA%E7%99%BC%E7%87%92%EF%BC%8C%E9%9C%80%E6%B3%A8%E6%84%8F%E5%91%A8%E5%9C%8D%E7%92%B0%E5%A2%83%E6%98%AF%E5%90%A6%E9%81%8E%E6%96%BC%E6%82%B6%E7%86%B1%E3%80%82.jpg?1594123942)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綜合報導】連日高溫,應不應該放「高溫假」的議題又發燒!前勞動部長潘世偉說,沒有適用全體的規範,最簡單的方法是企業主動根據員工的作業狀況,維護員工的健康安全。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汪中和則表示,「高溫假」是重大議題,可請專家研議放假標準,將溫度、濕度等因素綜合起來討論。
法律難以兼顧各行業
受極端氣候影響,今年6月台北市創下最高溫38.9度的紀錄,平均溫度也創歷史新高,面對連日高溫的情況,新北市長侯友宜拋出「高溫假」的議題。對此,汪中和教授表示,放高溫假是必須考慮的重大議題,可以請專家研議放假標準,將溫度、濕度等因素綜合起來討論。
潘世偉認為,法律很難兼顧各行業的情況,沒有適用全體的規範,「最簡單的方式是企業主動根據員工的作業狀況,維護員工的健康安全。」他提到,公司內部勞資雙方可以協商討論,共同訂定標準,像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暫停工作、休息多久等。但政府可以訂定法律,限制雇主不得讓員工暴露在高溫的環境。
「放不放高溫假不是Yes or NO 的問題。」天氣風險公司氣象環資部總監賈新興表示,放不放高溫假,需要進行完整的討論與規劃,並強調不只是高溫的問題,國家在設立政策時,也一定要考慮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問題。
依工作性質區隔
「戶外工作者優先考慮。」汪中和表示,若放高溫假,必須依工作場所、性質作區隔,最優先考慮戶外工作者,像是現在最夯的外送員,在中午這段時間可能會感覺太過炎熱,給從業人員帶來衝擊,交通服務人員、戶外的工人也都可能需要優先保護。
賈新興從公衛角度切入,說:「不同人對溫度的適應不同,老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戶外工作者都會有所差別,所以我們應該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才能決定在什麼樣的條件下要放高溫假。」他也提到,如果放高溫假,應該根據工作性質作調整,戶外工作者跟辦公室員工要分開討論。
潘世偉表示,政府難以設立適用於各行業的法律規範,因此企業要主動評估狀況,「天氣很炎熱的情況下,如果員工需要在外奔波,就必須做一些防護安排和工作時間調整。」他強調,真正的重點是企業應做到超前部署,預想到後面會發生的事情,主動提供措施保護員工,光靠政府規範,只能限制原則問題。
潘世偉補充,對於公司職員的保護措施,應根據各公司的作業狀況、面臨的環境做出調整,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並且更容易解決員工的個別狀況,確保他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