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勿喜

林意玲 2020/06/09 21:09 點閱 50632 次

「幾家歡樂幾家愁!」這是台灣社會在罷韓成功與許崑源議長過世之後的社會情緒,有人歡欣鼓舞,視為民主向前的勝利,也有人哀傷追悼,憂心社會的對立與撕裂。

民主政治是一種「勝者全拿」,雙方對陣之後,總有一方落敗,先秦商鞅說的「勝不驕、敗不餒」,正合適此時的心情。

在此之時,難怪柯文哲會批評蔡英文總統「不要贏賭也贏話(台語)」,他認為,以總統的高度不需要講這話(罷韓成功是民主向前)。當然,包括高雄市議員黃捷進入靈堂沒戴口罩,且畫了個大口紅,被認為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雷倩則與一群人在靈堂前比讚、還拍照留影;凡此種種,都會給人傷口撒鹽的觀感。

台灣社會向來是「西瓜偎大邊」,只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當韓國瑜走紅的時候,萬民擁戴,當他被以 93 萬票罷免的時候,他瞬間變得一無是處,一路被落井下石。此時此刻,有多少人關心他的感受,可能更多人覺得是他罪有應得吧?

相對於「幸災樂禍」,論語子張篇的「哀矜勿喜」毋寧是更溫暖的詞句,提醒我們在他人遭殃、倒台時,能有一份憐憫的心,相信如果一切重來,沒有人願意自己落到這個處境裡。

疫情侵襲下,許多企業撐不住、許多人受災慘重,你我既已走過新冠肺炎的僥倖,理當多一份悲憫與感恩,這才是一個社會從膚淺到成熟的表徵吧。

人生苦短,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如何,讓我們永保謙卑、哀矜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