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演員是元介(右)、夏于喬(左)於3年前拍完電影說互道再見後,一直忙於新戲,2日為兒福聯盟站台後才再相見。(photo by 張元融/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52/222/big/%E5%9C%96%E8%AA%AA%EF%BC%9A%E9%9B%BB%E5%BD%B1%E3%80%8C%E8%80%81%E5%B8%AB%EF%BC%8C%E4%BD%A0%E6%9C%83%E4%B8%8D%E6%9C%83%E5%9B%9E%E4%BE%86%E3%80%8D%E7%9A%84%E6%BC%94%E5%93%A1%E6%98%AF%E5%85%83%E4%BB%8B%E3%80%81%E5%A4%8F%E4%BA%8E%E5%96%AC%E6%96%BC%EF%BC%93%E5%B9%B4%E5%89%8D%E6%8B%8D%E5%AE%8C%E9%9B%BB%E5%BD%B1%E8%AA%AA%E4%BA%92%E9%81%93%E5%86%8D%E8%A6%8B%E5%BE%8C%EF%BC%8C%E4%B8%80%E7%9B%B4%E5%BF%99%E6%96%BC%E6%96%B0%E6%88%B2%EF%BC%8C2%E6%97%A5%E7%82%BA%E5%85%92%E7%A6%8F%E8%81%AF%E7%9B%9F%E7%AB%99%E5%8F%B0%E5%BE%8C%E6%89%8D%E5%86%8D%E7%9B%B8%E8%A6%8B%E3%80%82%EF%BC%88photo_by_%E5%BC%B5%E5%85%83%E8%9E%8D%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jpg?1567419938)
【台灣醒報記者張元融台北報導】「創傷讓人失去親人,但從創傷中成長也會有所收穫;說再見很難,但我們仍要用正面情緒說出再見,期待未來,」演員是元介感慨說。兒福聯盟2日於誠品R79舉辦「再見練習題」生命展,並請來27歲的輔導個案小靜分享自己與創傷共處的故事。執行長白麗芳說,展覽紀錄著和生命歷程說再見的故事。
從創傷中成長
兒福聯盟於921大地震當年成立家庭重建中心,提供134位痛失雙親的孩子家庭服務。7000天後,這些孩子現年均30歲,7成進入就業市場、近半步入家庭。
「復原創傷沒有SOP,不是照著一個流程就能輔導成功,而是要長時間的陪伴。」白麗芳說,災難創傷對每個人的影響層面、方式與時間都有所不同,災後生活重建並非只有失依兒少一人,同時還包括扶養人與家庭成員的適應、親職輔導。而她們一直以來,就是以生態系統觀點出發,透過社工的訪視、建立信任,找出最適合孩子的重建家庭。
拍完921暖心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後,已3年沒見面的男女主角是元介、夏于喬也都特地到中山地下街支持兒盟辦展。是元介說,電影開拍前閱讀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在921斷垣殘壁中堅守偏鄉教育崗位的原著故事,讓他相信「教育才是改變這塊土地最好的方式。」
謝謝大家的陪伴
由兒盟社工靜芳一手輔導長大的小靜,921當年7歲,回憶中只記得爸爸在當晚大喊「地動、地動」,後來才知道全家7人只剩自己1個人活下來。在健身房當新手教練的小靜,分享生命經歷說,對年紀還小、記憶不深的小朋友來說,要走創傷相對簡單;但對於有記憶的人來說,還是要「自己走出來,別人沒辦法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