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特別報導之一》電影節百萬首獎 紀錄片來勢洶洶(胡幼鳳)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19/07/09 13:44 點閱 10661 次
《前進》劇照(photo by 台北電影節官網)
《前進》劇照(photo by 台北電影節官網)

台北電影節入圍的紀錄片與劇情片相比毫不遜色,過去百萬首獎曾一連六度由紀錄片獲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百萬首獎是否會再度由紀錄片獲得? 是即將來到的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備受矚目的話題。

今年的五部入圍紀錄片各有精彩處,其中格局恢宏又充滿人道關懷的<還有一些樹>,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廖克發執導,他揭開猶如馬來西亞的「二二八」的「五一三事件」的真相。

五一三事件受矚目

所謂「五一三」是在1969年5月13日在馬來西亞全國大選後爆發馬來人和華人嚴重的種族流血衝突事件。

<還有一些樹>的片名來自於「斧頭忘記的,樹都記得」這句話。「五一三事件」至今在馬來西亞仍禁止討論,甚至被當做謠言,禁止散播。廖克發一開始用一張明信片上四種語言所寫的警語「不可散播謠言」,引導觀眾去看官方所禁止散播的謠言與真相。

官方銷毀及封鎖了所有証據,但是無法摧毀人們的記憶,紀錄片訪談親歷事件的倖存者與旁觀者口述歷史還原真相,這些人現在敢現身談,是因為馬來西亞政府改選後,民主出現契機,但是廖克發過去討論馬共的紀錄片<不即不離>至今仍被馬來西亞禁演,這部紀錄片是否一樣被禁演?將是檢驗馬來西亞民主程度的指標,後續值得追蹤。

回憶經口述歷歷在目

馬來西亞曾被英國統治殖民,馬來西亞在1957年與英國談判獨立時簽署的憲法獨尊馬來人,只給予華人和印度人公民權。1969年的馬來西亞大選時,反對黨提出廢除馬來人特權做為競選口號,而反對黨勝選後,引發馬來人的不滿,最初是馬來人與華人街頭零星械鬥,後來演變成大規模流血衝突,華人店家慘被砸燒,最終政府採軍事鎮壓,但有目擊者目睹軍方對華人格殺勿論。

政府把責任歸咎給共產黨,逮捕處決了反對派人士,且不准家屬領屍,把報紙停刊。從此「五一三事件」在馬來西亞被消音禁止討論,否則視為種族仇恨煽動者。在一宗慘遭縱火滅門倖存的母子,事隔四十年,至今仍只敢偷偷地到老家廢墟去祭拜亡魂。

這些種族衝突的痛苦回憶,經由口述歷歷在目。歷史的傷口若只是掩蓋,問題並未根除。同樣地反思,既得利益者如果對弱勢的非我族類缺乏同理心,歧視與仇恨的種子終究會如地雷般藉由慘烈的流血衝突爆發。

在這次入圍的紀錄片中,風格最獨特的是國際大導蔡明亮的<你的臉>,透過特寫十三張臉,紀錄了十三個人生故事,還有加贈一張中山堂的「臉」,用光影移動來看中山堂建築內外的美與歷史的屐痕。

一部抗爭運動史

柯金源導演的<前進>則蒐羅紀錄了台灣從1985年開始迄今為環境發聲的公民抗爭運動,可說是一部台灣公民抗爭運動史。

紀錄片由戒嚴時期1986年的鹿港人抗爭杜邦在台設廠說起,連署的民眾人手一張紙上寫「怨」字,到總統府前站立拍照,就已是當時人民街頭陳情的最大事件了。而至今各種因居住環境受到破壞與威脅,民眾面對政府與財團的大規模街頭抗爭遍地開花,且都可以看到學者和民眾站在一起的身影。

1980年代七成河川遭工業廢水汙染,居民自力救濟,逮到新竹李長榮化工在頭前溪偷偷排放廢水,居民後來用混凝土封路,抗爭了145天逼得化工廠遷廠。2014年高雄氣爆,工安禍首就是李長榮化工廠。

柯金源經由長期的追蹤及檢視反六輕、反八輕、反核這些抗爭的因果,印証那些被財團利誘經濟開發增加上千工作機會,而沒有堅持自己居住權利的人民,最後嘗到環境汙染的惡果,但是抗爭成功的也只是爭到一時的安寧,因為空氣和水都是大家共用的資源,政府的公共政策未納入公民意見,以致抗爭不斷。

其中多年參與抗爭者的社運人士的話讓人心驚:「現在只拚一口氣,台灣人口愈來愈少,污染愈來愈多,呼吸乾淨空氣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啊!」

釘子戶的故事

<覆巢> 則是追蹤桃園龜山的牛角坡地徵收案的唯一釘子戶,事件源起2010年時,政府以「興建合宜住宅」為名,強行徵收這個區域236公頃的土地,後來「預標售」,被監察院提出「糾正」,相關官商被查出賄賂弊案分別判刑。
但是多數居民都已經繳出自己的土地權狀,拆除自己的房屋。僅剩堅持抗爭四年的黃世雄和徐玉紅夫妻,經過行政訴訟後,終於保留下來自己的土地。甚至由政府為他們拆遷祖宅。

一度徐玉紅還以自己成功的經驗與各地有同樣糾紛的人分享,徐玉紅堅持「人民不需經濟發展,需要安居樂業。」

但這不是一部勵志抗爭成功的紀錄片,因為至今政府以現有農地條例規範,抗爭多年的家至今尚無法有合法房屋使用執照。

尋找生命的出口

在入圍紀錄片中,最柔軟感性的是<未來無恙>,賀照緹以七年時間追蹤兩位原住民少女J與P的際遇,她們是十六七歲的花樣年華,但經歷了不同一般少女的人生。

J面對宿醉的母親,要照顧家中八個弟妹,而自己遭到近親的傷害,為了家卻必須隱忍堅強。P與男友同居懷孕生子又分手,重演單親媽媽的悲劇人生,她們雖努力尋找生命的出口,但未來堪憂,最讓人心痛。

她們悲慘的人生,導演刻意搭配政令宣導歌舞昇平的原住民生活,充滿了諷刺與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