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
Why Smart People Do Stupid Things 專坑聰明人的思考誤區
保羅在約會網站上約上了一個捷克性感模特德妮絲。68歲失婚尋愛的他與德妮絲安排假期在玻利維亞的拉巴斯共度假期,但德妮絲卻說有另一場約拍而放了保羅鴿子,讓保羅幫忙她帶走一箱行李。保羅一拿出境,立刻遭到警察圍捕,裡面打開是2公斤的古柯鹼。
他是保羅‧弗蘭普頓,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專攻複雜的弦論和量子力場。他怎麼會蠢到掉進這種等級的約會陷阱?
所羅門弔詭
這大概就是因為,智力就像一輛車的引擎。馬力輸出大,可以更快達標、走得更遠。但是缺了方向感、路線圖,時程或其他部分故障,你可以終究只是在原地打轉,甚至開到墜谷。
但凡再聰明的人,只要決策不動腦,只仰賴非理性的直覺或情緒來潮就失心瘋,都會跟個白癡沒兩樣。心理學上把這種狀況稱為「所羅門弔詭」:
3000年前的所羅門王傳說中以他智慧的決斷在中東列國名聞遐邇,但他自己的感情事卻像是一攤爛泥。他大開後宮悅納不敬神的異教徒嬪妃,又教子無方,使國家在自己的太子手上分裂,並讓以色列國勢走上了不可逆的衰頹。
直覺勝過智商
《新科學人》表示,人的大腦有許多認知謬誤,會被「朝三暮四」的把戲騙過;會因為「沈沒成本」而不能壯士斷腕、認賠殺出;會因「賭徒謬誤」而無視客觀機率的存在。這些謬誤都不是「智商」能救的;得透過額外的啟蒙訓練,讓他們學會「使用抽象推理、批判思維」做出日常決斷。
探索「所羅門弔詭」的滑鐵盧大學心理學家伊戈爾‧格羅斯曼提出了一些研究,把人的智慧分為更廣的情境量表中,包含評估人們「願意理解消化其他衝突觀點的意願」、「是否擁有承認自身無知的『智慧謙遜』和不恥下問能力」、「是否能避開絕對術語的教條本位思考、撬開一個情境內部的潛在不確定性」。許多高學歷人士的未必表現較佳。
權威症候群
許多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例如將思考用在詭辯(motivated reasoning),強化預設立場而阻擋反對意見;有時「聰明」讓人拉不下臉,不肯承認自己有所不知。
曾有測驗是拿「極偏門的領域知識」問一個數學家或史學家,他們傾向強稱自己知道(但事實上該「知識」為測試員憑空捏造);專家的光環反使得他們在自身專業上犯了最粗淺的謬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許多諾獎得主,常在晚年講一些背離最基本常識的謬論,這已被心理學界稱之「諾貝爾症」加以研究。我們以「學位」或「桂冠」肯定一個人的專業知識貢獻,但領域知識久了會過時、會被推翻、會不斷忘卻,需要吾人「溫故而知新」。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頂著「終身」榮耀光環而停止前進、卻還總是用權威立場發言的人,其實患了大頭健忘症(meta-forgetfulness)。
想要變聰明嗎?先謙卑認清自己的愚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