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更精準 福衛七號盼明年升空

劉哲岳 2018/10/16 15:55 點閱 56647 次
成功大學教授林建宏在改善劇烈天氣預報記者會上,闡述福衛七號的優勢。(photo by 劉哲岳/台灣醒報)
成功大學教授林建宏在改善劇烈天氣預報記者會上,闡述福衛七號的優勢。(photo by 劉哲岳/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劉哲岳台北報導】「台灣氣候詭異,民眾需要精準的天氣預測。」科技部16日表示,福衛七號預定明年發射升空,接替福衛三號的掩星觀測任務,助中央氣象局精準掌握雨勢及雨量。科技部指出,福衛七號在性能上遠勝福衛三號,不受地理限制、氣候影響,資料傳輸量更為福衛三號衛星的三至四倍,且能觀測颱風、西南氣流形成時的水氣分布。

福衛三號星系氣象衛星從2006年發射至今,收集全球超過一千萬筆天氣資料,共提供88個國家、超過3800位專家學者進行氣象預報、氣候變遷、太空天氣與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使用。

而接替福衛三號的福衛七號為台美大型國際合作案,將佈署6枚衛星,每日可提供在南北緯50度間約4000筆掩星資料,資料量約是福興三號的3-4倍,並大幅增加包含台灣在內的低緯度地區氣象及電離層觀測資料。

科技部表示,中央大學、成功大學分析福衛三號資料,發現可改善豪大雨期間降雨強度及位置的預報,以及極短期降雨預報準確度,並有助於預測颱風之行程及改善路徑預報,另外也可計算出太陽風暴對GPS定位導航產生的定位誤差,未來可用於提升新世代飛航導引系統之準確性,藉由GPS導航讓飛機於機場起降更密集、有效率。

中央大學楊舒芝教授則表示,福衛三號不受雲雨遮蔽影響,可全天候監控氣象變化,運用資料同化法,將預測水氣與觀測資料結合,能得到較為精準的降雨預報。透過案分析,降雨量越大,使用福衛三號時所得結果越準確,最高可提升30%。此次與美國加州合作研究大西洋氣象數據後,新一代福衛七號展現出的性能,在強度、移動路徑、結構等更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