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風王」山竹肆虐 秋颱共伴現象驚人 (20180918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8/09/18 09:54 點閱 19985 次
山竹颱風在襲擊菲律賓之後,又登陸廣東,刮起強風豪雨。(photo by Wikimedia)
山竹颱風在襲擊菲律賓之後,又登陸廣東,刮起強風豪雨。(photo by Wikimedia)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李牧權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強颱山竹一路北上,從關島菲律賓,台灣算是低空掠過,然後就到香港跟大陸,這個秋颱還蠻強的,好在颱風沒有往北上,只有在台灣東部經過一下。

但是在其他國家地區的就造成非常大的災難,似乎可以用「摧殘」這兩個字來形容,首先請賈博士為我們分析,這個山竹颱風整個的結構,以及它的狀況到底是怎樣由遠而近經過台灣,但是又繼續往其他地區危害?

山竹堪稱「風王」

賈新興:這個山竹颱風,應該算是今年我們所謂的「風王」。這是最強的一個颱風,在它生命期中最大風速曾經高達每秒58公尺,瞬間風大概是每秒73公尺,其實這個瞬間風其大概都已經超過高鐵的速度,我想這是第一個,就是說它的結構非常的完整,它的強度也非常的強。

它形成的時間大概9月的7日8日的時候,在關島附近就形成,其實剛開始大概很多的新聞媒體都在講說,這個山竹颱風預測大概是衝著台灣的東南部的陸地而來。

當然,幾天的預報,它有時候往北,有時候又往南,它的預測的路徑最後比較確定大概是9月中的時候,慢慢它的預測路徑就比較一致,就是說還好他的路徑受到太平洋高壓偏強壓制,所以讓山竹颱風的路徑就稍微再往南偏,大概是巴士海峽跟呂宋島的北部,所以這個是它整個預測的一個過程。

其實我們也看到這次山竹颱風在菲律賓造成非常大的災害,在登陸前它的中心最大風速大概時速250公里,每秒就是將近70公尺,瞬間風速超過300公里。

在登陸前,我們也看到它的颱風眼非常的扎實。在這之前菲律賓在2013年曾經受到「海燕」颱風的影響,「海燕」颱風時速達325公里,是史上全球最強的第二個颱風。

山竹颱風進入南海,雖然說受到陸地的破壞,可是到南海它又再增強,就維持它的中度颱風。 但是它結構非常好,所以它一進到中心靠近香港,還沒有登陸,香港澳門的災害就陸陸續續傳出來,所以針對今年的「風王」山竹颱風,我們看到它是風強雨驟。

台灣躲過一劫

對台灣來講,雖然說只發佈海上警報,相信很多的聽眾已經跟我一樣,稀奇怎麼這個颱風來跟沒來一樣!但瞬間的風也蠻大的,即使在北部,像在恒春半島則有十級風。浪更不用講,浪在台東的附近出現將近十米的浪,十米的浪高非常大。

它所帶來的降雨,在台東跟屏東的山區下了將近1400毫米的降雨。山竹颱風在台灣不過只是發出海上警報,跟我們最近的距離大概有三四百公里,但它還造成這麼大的風雨,所以我們真的可以看到山竹颱風的威力真的非常的驚人!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幸運躲過一劫。菲律賓、香港就承受了山竹颱風的強風豪雨,讓我們看到大自然威力不可小覷。

問:謝謝賈博士的分析!剛剛提到台灣,相距三四百公里之遙,但是它的風力我們還是領教了,幸好山竹颱風來之前,氣象局相當提早預警,還好它過門不入,掠過台東那邊而已,不過我們已經感覺很可怕,更不用說直接登陸或是直接經過!

不管是菲律賓,關島,或者是香港還有廣州,請汪老師也給我們分析一下,這樣的一個山竹颱風,我們真的該說有驚無險吧,台灣還好損失沒有那麼大,但對其他地區,我們還是難過著急,就是這樣的一個颱風結構,這麼完整力道這麼強的一個颱風,恐怕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再多的防颱準備都沒有辦法擋得了?

兩強颱同時肆虐全球

汪中和:是!我們西太平洋有山竹颱風,同一個時間在大西洋那邊則有個「佛羅倫斯」颱風,這兩個地球上最強的颱風,一東一西,都在肆虐,它告訴我們說,現在氣候變遷,颱風的形成,第一個是它的強度強,像這次不管是佛羅倫斯,不管是山竹,他們的風力都達到了所謂「超級颱風」的五級程度。

第二個,這兩個颱風的範圍都非常廣,像山竹颱風,它整個直徑最高可以達到一千公里,這是非常驚人的;佛羅倫斯也是一樣,它是800公里左右,所以如果說山竹真的正面吹襲台灣的話,整個台灣都在它的暴風的範圍籠罩之內,帶來的衝擊是非常可怕的。

這兩個颱風不但是強度高,範圍大,更可怕的是它們的生命週期都很長,我們可以看到山竹從9月7日開始形成,然後開始成長,然後到輕度,中度,強度,一路過來,它的生命週期超過了十天,所以他能夠長得這麼強,它能夠跑的這麼遠,生命這麼長,其實跟海水的溫度因為暖化不斷的升高,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能量是非常有關係的。

氣候變遷是主因

我們看大西洋那邊的佛羅倫斯更是如此,他大概是從非洲西海岸附近開始成長,而且是8月31號就開始成長,這一路從大西洋的東邊,到大西洋的西邊,還在美國的東岸,北卡羅來納州登陸,這是打破歷史記錄的,它的距離超過了5000公里,然後它的暴風強度這麼的高,帶來的衝擊也是這麼的大。

這兩個颱風都讓我們看到,現在氣候變遷,海水溫度上升,然後颱風的威力真的是越來越強,更可怕的是他們的雨量都非常的驚人。所以,氣候變遷給我們現在帶來的衝擊壓力,都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我們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以對。

問:所以看起來兩位的分析就是山竹它絕對不是唯一一個這麼嚴重的颱風,台灣雖然躲過這一劫,但其他地區也很嚴重,其實都已經是9月中旬了,理論上颱風應該都是七八月比較嚴重了,秋颱如果沒有就算了,一旦有起來就很嚴重,是不是?

汪中和:是!我們台灣的颱風的旺季從6、7月就開始,7、8月當然是夏天颱風的高峰,但是9月還是一樣,我們發生颱風的最高的一個旺季。以西太平洋來說,其實整年都有,從6月到11月都是颱風形成的時候。

秋颱易有共伴效應

對台灣來說,秋颱不只是大家心裡面所講的秋天的颱風,我們的秋颱其實是中央氣象局所說的「秋颱共伴」,也就是說在秋天這個季節東北季風開始起來的時候,如果有颱風然後碰到東北季風,他們會有共伴效應,在共伴效應下,颱風就算是威力不強,他所帶來的雨會是非常驚人的。

不過從過去的經驗來說,秋颱一般的風力都不會強,都是「強烈」或者是「中度颱風」的頂端,但它的風力與雨量,如果有「共伴」的效應就會更可怕!

所以颱風與東北季風一起來時,我們都要非常小心,因為它帶來的衝擊是很大的。我們看歷史記錄,從9月到10月都是我們「秋颱共伴」發生的時間,所以危險還在後頭,我們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

問:好,也請賈博士給我們分析一下,所謂的「共伴」是說兩股風力平行發展,互相增強,互相火上加油?

賈新興:這樣基本上就是說,確實在秋天9月中我們平均大概還有3到4個颱風形成,特別是10月份秋颱共伴,通常這個時候颱風的長度會有一段距離,有點像這次的山竹颱風走的路徑,就是從東邊順著太平洋,然後切過呂宋島北部,沿著東往西走。

如果這個時候又在9月中下旬到10月,慢慢北邊冷空氣建立,如果又伴隨著有東北季風下來,冷空氣碰上颱風帶來的暖濕空氣,這兩股冷熱空氣匯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我們所謂的「秋颱共伴」。

「秋颱共伴」不容小覷

「秋颱共伴」的幾個惡名昭彰的颱風,像1987年的「琳恩」颱風,它的半徑也是非常大,距離我們台灣非常遠,但我們有時候不發海上警報,除非近一點我們才發,這種是「秋颱共伴」比較厲害的地方!

再來像是「梅姬」颱風,還有「芭瑪」颱風,特別是「梅姬」颱風,記得還導致大陸旅行團遊覽車的意外,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造成的災害其實非常大。但不是所有秋天的颱風都很可怕,要注意的是秋天颱風形成之後,如果這個時候又有東北季風下來,我們才要特別留意,「秋颱共伴」所造成的強風大雨。

AA

圖說:自1959年至2017年,臺灣共有33個秋颱共伴事件,以九月及十月最多,也是臺灣需要嚴肅防範的自然災害。(資訊由汪中和提供)

強颱 VS 防颱

問:以台灣來說,我們很早就知道颱風要臨近,所以從上到下,從官到民,都已經繃緊神經來防颱,不過我總覺得再怎麼防,剛剛提到像這樣的一種降雨量,像這樣級數的風,其實怎麼防恐怕也很有限,就是說我們可以防颱,但是事實上,有某種級數的颱風,恐怕再怎麼防,也是有限的。

汪中和:是,其實就像是我們突然遭受到癌症一樣。癌症如果發生,然後檢查出來就是末期,那時候你做任何的治療,恐怕都是太晚,所以碰到這種情況,事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臨場再去準備,已經是完全來不及了。

其實就像我們的健康一樣,我們平常把身體顧好,我們的防禦能力弄強,就算他很強,我們會倒下來,我們會生病,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因此而死亡!縱然我們會被打倒,但是我們可以很快的重新回來。

問:所以你覺得,大概是什麼的風,就已經超過我們能夠抵抗?什麼樣的雨量是我們已經沒有辦法消退的呢?

汪中和:不管是風、不管是雨、甚至於地震都是一樣,在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它造成的傷害往往都是最大的。所以其實任何一個風,只要它是中度颱風以上,其實對我們的威脅都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雨量如果是超大豪雨,我們任何的排水系統,防洪設施其實都無法去對抗,所以我們只能夠順應,然後儘量的保持安全,遠離危險,在危險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能夠平安活下去,然後等這個災難過去後重新再起。

問:所以要怎麼防不如躲避,躲得遠遠的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如果我們無法正面對抗它?

汪中和:就像這一次山竹颱風肆虐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在網路上面有人就問,說中國大陸過去60年來一直在做天氣的應變工作,說現在可不可以用科技改變颱風,改變它的強度,改變它的風向,中國的氣象局回答很好,他們說:「就算是用原子彈也無法改變!」

人定無法勝天

問:簡單講就是,「人定無法勝天」,賈博士怎麼看呢?

賈新興:確實就是說在大自然我們很多的這種自然的災害,剛剛汪老師講到,不管是地震颱風或是山崩土石流,其實這是大自然就存在。它會造成災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如果這個區域沒有人居住,應該就沒什麼災害,而且它就只是經過。

造成災害最主要是因為我們由於人口的發展,居住的地方其實已經非常少,所以在很多區域,面對自然災害來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離開那個地方,這個大自然災害就會對我們生命或財產造成威脅。

如果從這種角度來去切入,其實當有這種劇烈的天氣,特別是颱風天,我們是可以被預警的,它是有一個前置作業時間,所以只能撤離,儘量是能夠離開颱風風力最強的地方。

美國國土大,所以這次佛羅倫斯颱風來的撤離,就撤離了一百多萬人,沿海整個精華區的人口.以台灣來說,就是南北總長大概400公里,但是一個颱風半徑已經是200公里,如果它是從中部、從南台灣的中間過來,我們就沒地方撤了。

所以我覺得對台灣來說,我們應該至少在颱風的十級風圈經過的的區域,就需要做一些民眾撤離的工作了。

第二,就過去可能在這種有土石流警戒,就是在比較脆弱的地方,我們預估它的降雨量也會比較大,可能就要儘量撤離.當然很多區域其實都在山區,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避免災害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讓災害造成的衝擊減緩。

至於說風雨的大小,其實有時候跟災害發生的強度,不必然是一個直接的關聯,我們舉823的豪雨事件為例,823豪雨事件中,南部兩天的總雨量最多是下到曾文水庫大概950毫米左右;但是其實我們台灣的兩天降雨量很多都是颱風,都下過兩三千.所以,就是說災害發生的區域若是脆弱的地方,可能造成的風險就更大。

「瘋狗浪」危險性高

問:好,我進一步請教賈博士,每一次颱風來之前,很多人喜歡到海邊觀浪,可是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它東北季風來的時候這個就會產生很大的巨浪,即使是離他有點距離,瘋狗浪一來的時候,恐怕逃也逃不了,你可以分析一下這方面嗎?

賈新興:對,其實我們剛講到在山竹颱風之前的「燕子」颱風,就看到很多新聞在講,很多人去宜蘭那邊的海灘觀浪,就有兩個不同地方的人,被所謂的「長浪」捲走。其實每一年大概都會有,所以看到那個新聞我也很難過,我們通常形容這種讓我們叫「瘋狗浪」,為什麼?

就是因為它突如其來,沒有辦法被預知的。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可能是在風平浪靜下,沒有什麼浪,就靠近海邊,但是突如其來的大浪,主要是因為颱風在海上,颱風的風很強,就會帶起很多「湧浪」,它是波長比較長的長浪,等到浪進到接近我們沿海的陸地時,因為海水變淺,這個能量就會被累積出來,所以會突然放大。

颱風在海邊一直吹就會帶來這種「湧浪」,也就是「瘋狗浪」。通常,在冬天東北季風的時候在東北角沿海會發生瘋狗浪,但在夏天吹西南季風時在西南沿海也會發生。所以許多學者研究時發現,過去瘋狗浪曾經把人捲走的地點歸納起來,包括北海岸、宜蘭、花蓮等地方,另外,中南部沿海也有。

問:到底要距離多遠觀浪才不會被瘋狗浪打到?第二、為什麼浪來的時候會猝不及防來不及跑?

賈新興:確實這浪常常是到了岸邊才突然變大,不到幾秒時間就把人捲走,讓人來不及跑。總之,颱風來時千萬不要到沿岸、沙灘逗留,除非在飯店、高樓比較有防護的地方。

問:請教汪老師現在是九月中了,我們還在颱風季節裡,我們究竟要繃緊神經多久?才能等颱風季真正過去?

汪中和:差不多要到12月,有一年在12月時還有南瑪都颱風,為台灣帶來嚴重的災害,我們在一個暖化的環境中,海洋的熱能愈來愈高,過去到11月中就不會有颱風了,現在恐怕要到12月底以後才能安心。

AA

圖說:瘋狗浪好發區域分佈圖(資訊由賈新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