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報》 Beijing Review
習式外交的藝術:理論與實踐 The Art of Diplomacy
在中共去年十九大的報告上,習近平主席闡述了新時期中國特色重大國家外交的方針,提出了新的國際關係形式。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已完成29次海外考察,涉足57個國家,幾乎訪問了所有主要的國際和地區組織,幫助中國在全球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網絡。
《北京周報》指出,這些代表「習思想」的外交努力,為中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加大「中國解決方案」向世界各地輸出的力道,其中尤以亞洲鄰近國家為甚。
習近平在十九大上的報告重申,中國的外交原則就是友好、真誠、互利、包容,即「建立一個人類共同未來的社區」。這一理念的重要性在全球和區域治理中變得越來越明顯。
上海合作組織、亞投行、博鰲亞洲論壇和瀾滄江 - 湄公河合作機制…已經發展壯大,且已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為了亞洲、歐洲、非洲之間建立更大的貿易、基礎設施和人際文化連結。
2017年3月,聯合國通過安理會的2344號決議,呼籲國際透過一帶一路這樣的區域合作項目增加對阿富汗的援助。這代表「一帶一路」正成為「最受歡迎」和「國際最大」的合作平台之一。
中國的周邊國家政局多半穩定,然而恐怖主義、軍武擴散、環境破壞、貧困與不景氣,依然共同形成發展區域的嚴峻挑戰。《北京周報》表示,「一帶一路」就是為這些挑戰提供的解決方案。
例如一些國家的交通和通訊基礎設施差,從而讓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遭受嚴重阻礙,中國則以幫助開發6個經濟走廊來解決。「中巴經濟走廊」即是其中的代表,讓鄰國紛紛表示羨慕。
此外,中國的對外關係也是彈性而靈活的,其與俄羅斯、南韓、越南、巴基斯坦,以及東協和南亞聯盟都建立了不同型態的夥伴關係。對於馬爾地夫,是幫助他們解決飲水危機;對於尼泊爾震災,則出力救災和協助重建。中國把握住大家都要「和平、發展」的共同追求,從而實踐了負責任和有能力的大國公共外交。
http://www.bjreview.com/Current_Issue/Editor_Choice/201803/t20180305_80011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