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版) 環境論壇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孫啟梅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近日台灣最嚴重的環境議題莫過於0206花蓮地震與之後宜花等一連串餘震,從花蓮、宜蘭到台北都有感,造成嚴重傷亡與花蓮觀光產業相當大的損失。我們在節目中已多次預警全世界的地震頻繁,台灣也不可豁免,沒想到2018開年就發生這樣的憾事,請問汪老師有何感想?
2017異常的一年
汪中和:首先,全球在2017年的地震次數極少,這相當異常。以數據來看,從1990年以來,全世界的地震相對活躍,每年規模7以上的地震從11次逐年躍升至17次;2010年以後,至少有3年規模7以上的地震超過20次,反映出全球暖化,地球不斷累積能量,極端氣候與地震、火山等天災發生的次數愈來愈頻繁,規模也愈來愈大。
2017年卻是很不尋常的一年,全球規模7以上的地震不到10次(共9次),遠低於1990年以後的平均水準,在全球累積極高能量的情況之下,按理說地震次數不應該如此少。
中央氣象局清楚完整記錄了台灣自1995年以來的有感地震(規模3以上)發生位置與時間,可見在921集集大地震之前,台灣一年發生有感地震的平均次數為58次,一個月還不到5次。但1999年之後,台灣地殼過去累積的能量高度散發出來,平均一年的地震次數躍升至404次;2009年之後,台灣地震次數又躍升至另外一個高峰,平均每年地震次數為600多次。
2018年恐地震活躍
可是2017年台灣有感地震次數只有460次左右,這是一個警訊,顯示地殼能量沒有得到適當的釋放,一直累積儲存,2018恐怕會是一個地震相當活躍的一年。
過去也發生過類似情況,在1950年代之前地震次數偏低,在1950年就變得相當活躍,現在是否又進入這種時期?2018年迄今,全世界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已經發生超過4次,台灣的有感地震也是不計其數。過去台灣規模5以上的地震平均一年才26次,但今年2月以來已經發生13次,可見今年地震相當活躍,人們得做好防備。
小地震不必怕
問:汪老師一方面擔心有感地震數量不斷攀升;一方面也談到地震活躍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地殼需要釋放能量,其中差別在於規模大小,規模大的地震令人措手不及、無法消受,但我們歡迎小地震,經常抒放地殼擠壓的能量,是嗎?
汪中和:對,就像人類也需要適當的情緒抒發,有助身心健康。
問:根據賈博士研究氣象數據多年的經驗,請問您如何看待這次花蓮大地震?
賈新興:過去在節目中,汪老師不斷透過科學數據與資料分析說明,這與我在做天氣預測的情況非常類似,當我將收集的數據資料與長期趨勢比較,溫度異常偏高或偏冷的時候,就代表某種型態的出現。
學會與地震共存
另外,現在天氣預報的控制方程式已經相當清楚,但地震預警卻還是很困難的技術,0206花蓮地震之後,媒體輿論也出現一些亂象,有人聲稱具有預測地震何時出現的能力,但往往缺乏科學實據。
雖然未來幾年可能進入地震高風險時期,但人們不應太過恐慌,台灣位處地震帶,人們勢必要學會與地震共存,熟悉平時的預防措施以及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
譬如平日預備好緊急救難包;居家裝潢方面,家具擺設盡量固定,重物避免放置高處,以防掉落砸傷人;地震發生時一定要謹記3個原則:趴下、穩住、掩護,地震結束之後打開門窗,確保逃生出口通暢,並關閉家中瓦斯開關。
預測vs風險評估
問:回過頭請教汪老師,剛剛您提到台灣每年有感地震平均都有4、500次,甚至600次以上,但其實民眾在開車或睡眠當中無法察覺,只有房屋、物品有感而已,2018年進入地震活躍時期,民眾應該如何面對呢?
汪中和:如賈博士所說,平時就必須做好地震來襲時的準備。不論熱浪、寒潮、颱風、豪雨等,氣象觀測系統非常進步,可以事先掌握,告知民眾做好防備,減少災情損害。
然而目前科技還無法預測地震,剛剛賈博士也提到有些人自稱有天賦異稟,可以預測地震,但那些都沒有科學根據;地震預測的難度相當高,必須明確掌握地震何時發生、規模多大、深度多深,台灣幾十年來的研究成果相當有限。
問:不過汪老師經常在節目提供大的指標,譬如去年地震很少,今年必須特別注意等。
汪中和:是,但這並不是「預測」,而是「風險評估」,如同股市投資,當你看到產業出現不好的訊號或經融有混亂的訊息,就可以預測未來股市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就是風險評估。根據自然法則、市場運作的規律做出比較好的風險評估,只是告訴人們未來面對的壓力、風險會有多高,而非預測。
我們身處地震高風險時期,如同在交通混亂的環境當中開車,必須步步為營,時刻做好防震、抗震、避震的準備工作。
西部地震風險最高
問:台灣目前地震都以花蓮為主,有人說,如果與花蓮同樣震度的地震發生在台北大都會區,災情將無法設想,請汪老師分析。
汪中和:台灣位於地震帶,因此向來就是地震高風險區域,除了今年的花蓮地震,前年的美濃地震也讓大家記憶猶新,但這兩次地震的規模都在6左右,不是很強,以規模7以上的強烈地震而言,台灣最危險的地區不在東部,而在西部。
歷史就有記載,1906年嘉義梅山的地震造成1000多人死亡,1935年苗栗-台中的地震則有3000多人死亡,而1999年南投集集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000,這些都是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也都發生在台灣西部的地震帶。
西部地震帶的板塊擠壓,讓它的地震風險相對較高;地震在地質背景的影響,震源都非常淺,造成的震度非常大,破壞力也相當可怕。因此從百年災難史來看,台灣西部是地震風險最高的地方。
除了台中-高雄的西部地震帶之外,台北都會區的地震風險也很高。如果美濃地震或花蓮地震發生在台北,傷亡人數與建築物倒塌將遠遠高於台南、花蓮的災情。
北部不易有大地震
回顧歷史,在1909年4月的時候,台北地區也曾發生過規模7以上的地震,但那次地震的深度深達90公里,是一個深層地震,當震度到達地表的時候已經減弱很多,因此當時造成的傷亡人數與建築物倒塌不是很嚴重,再加上1909年台北市的人口不多,若當時相同規模的地震再次發生,即使震度很深,但台北目前有600多萬的居住人口以及許多老舊房屋,傷害將難以想像。
問:從2年前的台南地震造成維冠大樓倒塌,到這次的花蓮地震造成翠堤、雲門、統帥三棟大樓倒榻,都顯示出建築工程存在問題。地震相當於建物總體檢,看出究竟這棟建物是蓋在沙土上,還是蓋在磐石上。台北雖然迄今倖免於難,但還是要居安思危。
剛剛汪老師所說的幾個西部大地震都集中在中、南部,北台灣似乎沒有什麼大地震,請問是地質構造上的不同,使得北部地震風險較低嗎?
汪中和:是的,台灣是板塊擠壓而生的島嶼,擠壓最強的地方,就是壓力累積最多的地方,地殼破碎的風險較高,地震造成的傷害往往也較嚴重,擠壓最嚴重的是蘭嶼-澎湖這條線,兩者距離100多公里,每年都會平均縮短8公分,可見擠壓力道之強大。
而中南部位於擠壓軸線,就是地震風險最大的區域。此外,中南部多是逆斷層,地殼破裂造成的能量釋放相當高;斷層的長度也與地震規模有關,中南部的斷層長達100公里左右,因此釋放出來的能量都會引發規模7以上的地震。
三角斷層潛藏危機
台北都會區則是伸張的地質環境,地震規模不像中南部那麼大,但台北有一個三角斷層,長度一直延伸到東北外海,超過100公里,如果斷層活動將帶來極大的衝擊。清朝康熙年間,台北曾發生相當嚴重的地震,整個台北盆地向下陷落,形成台北大湖;剛剛提到100多年前也曾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但不及康熙年間的地震規模。
地殼能量不斷提升,未來台北都會區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風險相當高,加上都會人口如此稠密,因此台北都會區與中、南部的地震風險都是重大國安問題。
問:請問賈博士有何補充?
賈新興:我認為民眾具備正確的認知相當重要,充分理解科學數據與相關分析就不會過度恐慌;此外,也要評估地震風險區域,如規模7以上的地震好發於何處等,再針對評估結果採取調適規劃,如同主持人所說,地震就像是一次建物大體檢,但這些建物的倒榻肯定與地理位置有關,我們是否可以事先盤點評估安全?
首重房屋抗震能力
汪中和:是的,針對地震的災害防治,中央研究院曾向政府提出一份政策建議書,希望政府落實3大目標:第一,老屋不要倒榻,台北的老舊房屋非常多,尤其台北都會區屋齡超過40年的房子有幾十萬棟,提升房屋結構安全、抗震能力是最重要且基本的目標。
第二,確保生命安全,如果不幸房屋倒榻,至少要保全人民性命安危,因此地震警報系統、疏散措施、避難教育等準備工作都得健全。第三,維持政府、民間企業的機能,如日本311地震,雖然他們遭受重大創傷,但仍然努力維持整個國家正常運作,才能推動後續救災工作。
問:汪老師提到老屋問題,其實很多老屋蓋得很扎實穩固,偷工減料的水泥工程反而多發生在新屋身上,譬如我這次春節期間前往花蓮,七星潭大橋花了3億3千萬元蓋好,但才5年時間,它的橋墩就不行了,顯示建築抗震能力跟新、舊沒有絕對關係。請汪老師再分析如何補強房屋抗震能力。
不同地質不同衝擊
汪中和:建物結構與震波的頻率或週期有極大關係,不同的地質條件有不同的週期,帶來的衝擊、傷害也不同。比較堅硬的地盤,震波的週期很短、頻率很高,小房子受到的影響就會很顯著,需要具備極高的抗震能力。
台灣大部份都屬於一般地盤,震波週期較長,對於5~10層樓高的房屋影響較大,這些房屋的抗震能力就得比較強;至於鬆軟地層,以台北盆地而言,震動週期都在1~2秒之間,震動頻率非常高,10~20層樓高的房屋震動最強,造成的傷害也最大。
所以房子結構一定要穩固,也要針對抗震能力不好的房屋做補強動作,不要使居民的生命受到危害。
賈新興:所以評估地震風險,以及它造成的衝擊、影響非常重要,若能針對評估結果做出適當調整就很重要。過往我們不斷強調台灣位於太平洋地震帶,是地震高風險區域,必須做好防震、避震工作,但都只是紙上談兵,希望透過這次花蓮地震,政府能夠付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