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女性是性解放革命的大輸家(20180128 法國哲學誌)

邱慕天 2018/01/29 09:21 點閱 27121 次

《法國哲學誌》 Philomag
女性是性解放革命的大輸家

對好萊塢製作人溫斯坦的長年性侵,去年受害者們群起興訟。以色列籍法國哲學、社會學者伊娃‧伊盧茲認為,女性打破沉默的意義,與打破種族主義既相似又不相似。

原因在於儘管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個「優勢族群」對另一個「弱勢族群」的壓迫,但實際上男女關係不若黑白分明,而是深深地鑲嵌在各種家族關係、性愛關係的主體互動中。男性的領導統御和女性的順服,常也一定程度是兩造認可的角色分配。

性的市場化與去管制

自1960年代以來,兩股力量促成了女性解放。一是佛洛伊德心理學,他強調女性也是受到強烈性慾望驅使的主體;而好萊塢則為女性的性感形象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她的價值,正對映著其形象對男性的魅惑力。18世紀劇場的女演員年老樸素無妨,有專業就好;但今日的演藝界則隨著「性武器」的強大,已成為「外貌協會」的天下。

義大利人類學者寶拉‧塔比特指出,凡只要是男性掌控著經濟資源的社會,女性無一不演化出以自身的「性」作為貨幣的對應文化,從公然的性交易、到傳統婚姻中的性別角力。而伊盧茲認為,1960年代性解放的本質,實際上更應視作是一種對性的「去除管制」,讓性脫離傳統道德和宗教的各種規訓框架。對性的約束,只剩下「彼此合意」一項。

然而,在基督教文化裡,「性」本身並非自身的目的(telos),它的目的指向婚姻、指向生育繁衍。愛、性、生育,從而成為基督教傳統婚姻的「三位一體」。然而如果我們單單地「去管制」,卻沒有正視經濟支配權仍然大多為男性所擁的現況,那麼只是將女性一無籌碼地放到濺血的人肉自由市場上,她們還是難免大舉出賣外貌和性的資本與男性博弈。

性倫理的未來?

伊盧茲強調,除非經濟支配的結構改變,否則從男性的觀點,愛、性、生育三者能剝離,他們是「賺到」的;所以這單面向的性解放反讓女性淪為最大輸家。

她認為,「性」是一種矛盾的社會經驗,一方面它透過性別的差異化,賦予人最原初的身分認同,但另一方面它又試圖追求打破差異的表現形態,例如在職場上追求的性別平等。

如果我們真要預想一種足夠革命性的「性倫理」,應當思考如何在性的多元表現樣貌中,協議出彰顯平等原則的關係契約。

http://www.philomag.com/les-idees/eva-illouz-les-femmes-ont-ete-les-grandes-perdantes-de-la-revolution-sexuelle-2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