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文2爭議 重複難免時間可延長

楊蕓 2018/01/28 20:03 點閱 17057 次
國文老師段心儀分析,這次寫作題必須先解讀新詩涵義才能作答,學生必須「有感覺」才寫得出來。(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國文老師段心儀分析,這次寫作題必須先解讀新詩涵義才能作答,學生必須「有感覺」才寫得出來。(photo by 醒報資料庫)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今年學測順利落幕,其中國文考科最受爭議,包括選擇題發生選項與參考書相同及寫作仍有學生抱怨寫不完。北一女中國文老師段心儀28日受訪時認為,以補習班「海量」猜考題的策略,題目雷同很難避免,「只要不是完全一樣,就沒有公平性問題。」至於寫作測驗時間不足,一位前建中國文老師受訪時則表示,作文的命題沒有甚麼問題,但建議作答時間延長至90分鐘較為充裕。

寫作獨立學生怨太趕

大學學測國文寫作今年首度獨立施測,知性和感性各考一大題,卻仍有不少學生抱怨「寫不完」,叫苦連天。段心儀認為,過去作文有感性多於理論的傾向,經常引來男校老師開玩笑說,考題似乎對女生比較有利,現在改成『既要抒發情意,又要邏輯分析』,卻都要在80分鐘內寫完,導致學生感到時間不足。」

寫作的第二大題引用楊牧的詩作「夭」,要考生先分析命題意義,再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成一篇長篇作文。「新詩雖然篇幅短,但學生必須『有感覺』才寫得出來。」段心儀苦笑說,甚至有學生連題目都看不懂,把「夭」看成「天」,更何況是解讀新詩的含意,的確給學生帶來不困擾。

「以前學測非選題只考3題,前2題題型較接近現在資訊題的概念,強調分析、括寫能力,第三題才是長篇寫作。」段心儀建議,如果只是把原本的3個題型單獨拿出來考,不要改題型,也許對未來考生準備、構思上都比較有利。

「新詩賞析過去多出現在選擇題,今年卻出現在寫作題,對學生而言是『高難度的挑戰』。」全國高中教育產業工會評論指出,在學生鑑賞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發揮想像力應答;全中教工會則認為,新詩賞析見仁見智,難以客觀評論,不知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如何建立閱卷標準。

題目雷同難避免

全國教師會則指出國文科選擇題有爭議。據媒體報導,國文科選擇題的第3題選項部分內容曾出現在教甄、暢銷參考書、學校段考及網路試題中,「雖只涉及一個選項,但幾乎可以決定答案,有失公平」,認為命題有失公允。

對此,段心儀認為,考題雷同的情形一直以來都很常發生,「畢竟全國學校那麼多所,加上現在補習班以『海量』策略猜考題,只要考題不是連選項順序都『一模一樣』,應該不至於有公平性的問題。」大考中心則回應,這一句引文並無法單獨決定正確答案,即使考生答對這一句引文,還必須正確判斷至少其他2個選項,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並表示「會強化查核,盡量避免題目選項雷同情形。」

「寫作命題上是沒有問題,主要在於時間不足,建議90分鐘會比較好。」一位前建中國文老師受訪時則說,學生要在80分鐘內寫完作文,加上作文測驗包括理性和感性2大題,考生要在有限時間內轉換情緒也有難度;至於選擇題選項雷同的爭議,該名老師則認為「難免會發生」,但也呼籲大考中心查核時應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