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孩子吃飯學問大,吃快吃慢都不好。董氏基金會23日指出,有2成孩子吃太快,影響消化、易肥胖;近3成孩子則是吃太慢,增加蛀牙機率。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提醒,可能是因「食物份量太多」或「咀嚼能力不足」,建議用餐時間以20至35分鐘為限,也不能總讓孩子吃軟性食物,「約1歲開始就應以一般食物為主食、奶類為副食,為將來轉換成固體飲食做準備。」
董氏基金會23日公布「3歲到12歲學童用餐時間」調查指出,有21%的小朋友吃太快,每餐用餐時間不到20分鐘;還有3成(27%)孩子則是吃太慢,一餐會吃超過35分鐘以上,其中約有1成吃飯時間超過1個小時。
吃太快易變胖
孩子吃太快容易變成小胖子!根據日本研究12至13歲學生發現,相較於細嚼慢嚥,吃飯速度快的孩子無論是BMI值、腰圍都更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因為吃太快會讓大腦飽食中樞來不及接收飽足訊息,讓孩子意識到吃飽前就已經吃過量,容易導致肥胖;她也提醒,狼吞虎嚥還容易造成孩子消化不良、胃脹氣、誤吞細骨魚刺等,傷害胃腸。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建議,適當的用餐時間應以「20至35分鐘」為原則,以避免攝取過多熱量,但目前國小午餐時間只有30分鐘,扣除打飯、上廁所的時間,真正進食時間恐不到20分鐘。
吃太慢影響下餐食慾
不過,孩子吃飯時間拖太久也要留意。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近3成孩童吃飯時間為35分鐘至1小時以上,明顯超過醫師建議時間。湯國廷表示,孩子吃飯過慢,許多父母常疑惑是不是飯菜不夠美味,但主要原因其實是「食物份量太多」或「咀嚼能力不足」,「吃太慢或食物在嘴裡停太久,不僅容易增加蛀牙機率,長期下來也會養成吃飯不專心的習慣,影響下餐食慾和消化,形成惡性循環。」
「父母常擔心孩子吃太少,規定每餐要把一定的份量吃完,卻忘記衡量孩子的食量。」湯國廷醫師受訪時強調,「吃多少是由孩子決定」,孩子在不同年齡層,食量也會有所不同,若不知道如何拿捏,建議可先以少量開始慢慢增加,「不要一次就裝滿滿一碗要他吃光,可一次先給3分之1碗,再依孩子狀況逐步增量。」
湯國廷也指出,嬰幼兒應一路從泥狀、糊狀、較塊狀,到剪碎成小塊(約手指指節大小),訓練咀嚼與吞嚥的能力,並建議「從4到6個月就可以開始用湯匙餵食副食品,1歲後就應以一般食物為主食、奶類為副食,為將來轉換成固體飲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