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時心頭驚 台北盆地高風險(20180123 環境論壇-賈新興、汪中和)

醒報編輯部 2018/01/23 07:51 點閱 71742 次
台北都會區有三角活斷層,自然災害風險高,若6級地震來襲,老房子恐怕會撐不住。(photo by wikimedia)
台北都會區有三角活斷層,自然災害風險高,若6級地震來襲,老房子恐怕會撐不住。(photo by wikimedia)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日前北投發生5.7級地震,大家都非常緊張,特別是在台北住在高樓的地方,搖晃的滿厲害。大家也擔心大屯山的火山群會否因為這地震而產生什麼變化,首先請賈博士分析。

震央在北投大屯山

賈新興:那個時候(17日下午)我大概午休剛起來,因為位在六樓,所以搖晃滿厲害的,明顯感覺到先是上下晃,然後再左右晃。往旁邊一看,只有一個同事躲到桌子底下避難。

我那一天也嚇一跳,因為前一兩天大屯山剛好在冒煙,當然現在還再調查這個冒煙是什麼狀況,我那時候就跟同事講,震央可能在北投大屯山,後來確實是在那附近。

問:請教賈博士,這次的地震感覺沒什麼餘震?住在高樓和住在一樓的人,感覺應該很不太一樣吧?

避難之前還是會猶豫

賈新興:當時有一些同事正走在路上,比較沒有感受到搖晃。不過這次地震搖晃程度滿大的,許多大台北地區的人還是有感知的。

這個地震是過去幾個月以來最明顯的一次,而且震央又那麼敏感,所以它真正的意涵到底是什麼?對於整個地震帶的活動到底有什麼提醒,這是我非常關注的。

問:賈博士有提到,你們辦公室有一個人做出標準的避難動作,就是趴到桌子底下,而其它人都還在觀望。

賈新興:對!之前節目也曾提醒大家比較標準的避難動作,就是趴下、找掩護,然後抓住桌角穩固自身,但是在地震發生當下還是會猶豫,心想如果它再繼續搖的話,再躲好了。

問:好,先從遠因、近因來看這次地震,不管是從背景、整個氣候因素或整個地理因素等,請汪教授說明一下。

唯一不可預測的天災

汪中和:這次地震是2018年開春以來,發生在台灣首個比較顯著的地震,而且就在台北都會區,震央又在大屯火山區,引起高度話題。

其實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地震風險很高的區域,這次地震只是提醒了人們台灣的地震風險本來就很高,如果沒有在事前做好準備的話,一旦地震發生,而且如果是強烈、破壞性很高的地震,那人們受到的傷害就會非常嚴重。

所有自然災害裡面,不管是颱風、豪雨或者是土石流,它都會讓人們在事前有一些掌握,可以提出預警,採取一些行動來加以防備。唯有地震是到目前為止,人們無法事前掌握,而且根本沒有辦法提出預警的天災。

像1999年集集地震,震央南投瞬間就被震垮了,而台北從發生地震的震波開始出來,到台北接收到第二波震波(所謂的破壞性減力波)之間,人們還有21秒的預備時間。

民間APP比政府快

問:我突然想起來這一次地震警告是地震結束後才發給人民,請賈博士說明,理論上應該是提早示警,而不是事後告訴你發生了幾級地震吧?

賈新興:對!當天下午NCC剛好要測試緊急的通報,在地震的時候,氣象局的通報系統已經有比較快,我有些同事有安裝氣象局的軟體或是手機APP,速度都比NCC測試的警急通報快很多。

我認為針對重大災害的快速通報,政府的通訊部門需要通盤思考,因為民間有一些APP的效能跟功能可能已經勝過NCC這幾年的通報系統,這也顯示民間、產業界都有非常好的實力,我建議可以透過民間、官方的合作,改善緊急通報系統。

問:好,這一次地震在北投是5.7級,台北差不多3級,請問汪老師,這個地震的本質是什麼?

台北以前也有大地震

汪中和:這是菲律賓板塊擠壓到台灣島,在擠壓的過程中,適放的能量造成了地殼破烈,產生一個規模5.7級的地震,所以這是一個擠壓型的地震,也是台灣地質背景慣有的地震型態。

所幸,這次地震發生的深度很深,大概有140-150公里,所以雖然它的規模有到5.7,但震度到地表的時候已經減弱很多,這次地震影響的範圍滿大的,新北市地區都有3級,宜蘭市也有3級。

2、3級的地震,如果你是在路上或不安靜的狀態,並不容易感受到搖晃,所以它雖然發生在台北都會區,但因為深度深,對人們影響不大。

上一次台北發生地震是在1906年,也是一個深層地震,不過地震規模比這次要大,是規模7以上,所以當時台北市受到重創,有約10個人死亡,那一次的地震是台北最近百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更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發生過一個也是非常大的地震,台北都會區整個陷落,變成台北大湖。

問:所以過去的例子也不見得能成為未來的參考。因為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剛剛,汪老師講到這次的地震是板塊擠壓性,我記得以前曾經聽汪老師講過,板塊擠壓所產生的地震,其實是能量釋放,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平常也要讓地殼活動伸展一下,是嗎?

地震是正常能量釋放

汪中和:沒錯!台灣板塊擠壓現象非常顯著,菲律賓海板塊一直在擠壓歐亞大陸板塊,所以可以看到蘭嶼到澎湖的主要軸線每一年都縮短8公分,從台灣六百萬年形成以來,這個擠壓動作就從來沒停過,一直持續到今天。

擠壓過程所累積的能量其實對台灣來說,每一年大概相當於6-8個廣島型核子彈所爆發出來的能量,這是正常的能量釋放。有時候地殼受到額外的擠壓,能量累積得比較高,或者一直累積著不釋放出來。

所以台灣每隔30年左右,就會有規模7以上的地震,將這些累積的能量釋放出來,對人們就會有很大影響,如果發生在都會人口密集區,造成的傷害就更大了。

問:所以,汪老師的意思是,其實地殼本來就會有能量釋放,透過比較小規模、深層的地震釋放,人們就不用太擔心;如果不是,一次性來一個大地震,又比較淺層的話,那人們的生命財產就會有不得了的損失了。

小地震有益地球平衡

汪中和:是!地球有一個平衡系統,以地震來說,全球每一年都會發生17個規模7以上的地震,將累積的能量釋放出去,維持地殼能量平衡。台灣的話,能量累積大概可以達到規模6程度的地震。

很幸運的是,大部份地震規模都很小,有感地震次數從2009年以來,一年平均是600個,這種有感地震就把地殼能量很輕鬆地釋放出去,人們又不受影響。

問:台北日前發生大地震,地震的活躍性不斷與日劇增,請賈博士分析一下。

賈新興:去年台灣規模5級以上的地震比較少,但令人在意的是全球的地震次數是否比較少?大規模的地震是否有週期性?這次台北盆地的地震引發很多人關注大屯火山群是否再度活躍,需要有更多科學的報導來解釋地震的活躍性。

問:最近很多人擔心北投的地震,對大屯火山群會造成什麼影響?許多專家都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真的是這樣嗎?

大屯火山威脅台北市

汪中和:不能說沒有影響。因為地殼破裂,能量釋放一定會大屯火山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目前並沒有觀測到有顯著的影響。但因為大屯火山是活火山,下面還有一個很大岩漿庫,過去幾千年也曾經爆發過,我們不得不去注意大屯火山的活動。

問:而且大屯火山還是在金山斷層對不對?

汪中和:它是在金山斷層的兩側,不斷釋放岩漿,所以是火山噴發的一個裂口。最近新聞報導提到「小油坑」,就是在金山斷層西南側的方位。大屯火山就在台北市旁邊,下面還有6-10公里深的岩漿庫,對台北來說是一個長久的威脅。

所幸它在幾千年以來一直都很平靜,但是現在地殼不斷累積能量,暖化更使大溪海洋的地殼都看到顯著的活動跡象,所以它對我們未來的威脅,需要我們去好好地認識了解。

問:聽汪老師這麼說,台灣就是亞洲的重災區。您是否能夠分析台灣在這樣的地理位置上,我們需要防備什麼東西?

地殼能量基線提高

汪中和:台灣不但是板塊擠壓活躍,天生地震多的地方,台灣也是在全世界地震風險最高的重災區之一。事實上,亞洲過去發生的幾個大地震,像日本311地震、蘇門答臘海嘯,還有中國的汶川等,都可以讓我們看到亞洲的地震有3個特點。第一、震度高;第二、規模強;第三、對人口密集造成傷亡損失嚴重,台灣1999年的地震也被列為傷亡嚴重的地方。

因為全球受到暖化的影響,大溪海洋的能量釋放特別明顯,但大家沒注意到位於台灣地殼的能量也不斷累積。這種能量累積從熱力學的角度來看,會讓地殼的能量加大釋放。美國有一個非常完整的世界地震網,從1973年以來就有一個非常好的記錄。

調查顯示,1990年以前,全球平均每1年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大約是11次左右。但1991年以後,地震就增加到17次,2010年以後更超過20次以上。這表示地殼能量的基線已經提高了。

其實台灣的小地震也不少。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1999年規模3級以上的小地震次數只是50多次,但1999年以後台灣的地震次數一年平均是404次。2010年以後,從400多次增加到600多次。因此,你可以看到地殼的能量釋放真的非常頻仍,所以全球一直往地震多、頻率高,還有規模越強的方向在發展,我們更加需要特別留意。

台北老房禁不起地震

問:雖然這次台北地震已經排除火山活躍的可能性,但對於台北市斷層活動會造成什麼影響?

汪中和:台北都會區有一個活斷層,又叫三角斷層。其實三角斷層是金山斷層延伸往台北盆地的一個斷層帶,也有人稱之為新莊斷層,是台灣幾個著名的活斷層之一。它在清朝時因為地震,讓台北盆地陷落,造成了台北大湖。若有一個規模夠大的地震,震源也比較淺,活斷層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嚴重。

現在台北都會區人口密集,房舍又是4-50年的老房子,若發生6以上淺度的地震,按照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估計,台北市幾千棟的房子將會應聲而倒,造成的災情是非常可怕的。

台北不適合快速發展

問:沒錯!現在地震發生許多人都說台北、北投不能住。其實住在台北很危險,但是大家都不敢說,因為房地產炒成100萬1坪,如果台北市是非常嚴重的重災區的話也不為過吧?

汪中和:從自然災害的風險來說,台北的確是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第一、台北高溫熱浪是全台灣最可怕的,是很出名的「熱點」。它淹水也非常有名的,台北地下水過去超抽,造成200多平方公里下陷,現在靠著堤防,抽水機把地下水抽到外面去。但是停電的話會造成抽水站失靈,會對我們造成可怕的衝擊。

現在颱風的強度很高,特別是5樓加蓋的房子來說都是很大的影響。現在加上最令人擔心的地震,如果大屯火山劇烈活動會直接影響台北都會區。所以,從自然災害的角度來看,台北真的是不適合快速發展的地方。

此外,海平面上升是全世界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如果海平面繼續往上升,世紀末以前上升1公尺以上,台北盆地有3分之1以上的地方沒辦法居住,需要撤離。

留心地震SOP

問:很多人把畢生的積蓄在台北投注買房子,這是很大的風險,民眾需要慎重考慮。現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有什麼SOP需要去注意的事情?

賈新興:針對一般的地震的防護有3部曲。第一、每一個家庭都要隨時準備好防治措施,例如每一個人都需要自備緊急避難包;有一些比較容易掉下來的東西不要放在高的地方,以免地震時砸下來。第二、地震發生時,我們要趕快趴下,找掩護,穩住。例如有桌腳要抓住,以保護頭部為主。

地震過後,我們要去打開門,確保逃生路線安全通暢,也要離開易碎物的地方。如果還有時間,要看瓦斯開關是否有關。因為許多地震引發了火災造成重大傷亡就是因為瓦斯沒關的緣故。

總的來說,歸納這3不取就是,第一、平常要做好準備;第二、地震來時要趴下、掩護、穩住。第三、地震發生之後,要確保逃生路線暢通,看看瓦斯是否有關好,不要太過驚慌。

汪中和:為了應對地震,我們曾經對政府提出3大建議。第一、房屋盡量不要倒,平常就要做好抗衡的準備。第二、生命一定要確保,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保護自己。

第三、我們所有的政府機能要維持。雖然日本311地震造成那麼大的衝擊,但是它還是撐過來,維持社會國家的運作。台灣一定會有地震,但什麼時候來我們不知道。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讓自己住在一個安全、可靠、不會受害的環境。